《后庭宴 其一 过东皋故址》
时间: 2025-01-04 06:19: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麦争飞,兔葵如簇。
斜阳影外伤心目。
十年此地盛楼台,
繁华一瞬惊吹烛。
几丝垂柳寒塘,
稳睡双双属玉。
樵歌鱼笛,
恍听当时曲。
草色月凄迷,
铃声风断续。
白话文翻译:
燕麦在空中纷飞,兔耳葵花成簇成团。
夕阳的影子映照着,令人不禁心生伤感。
十年前这片土地上曾有繁华的楼台,
如今的兴盛如同瞬间的烛光,令人惊叹。
几缕垂柳映在寒塘边,
轻轻地依偎,似乎在梦中安睡。
樵夫的歌声和渔笛的乐音,
仿佛又回到昔日的乐曲。
草色在月光下显得朦胧,
铃声和风声交错着,断断续续。
注释:
- 燕麦:一种禾本科植物,常用作饲料,诗中用来描绘生机。
- 兔葵:指兔耳葵,一种植物,形态似兔耳,象征自然的繁茂。
- 斜阳:夕阳,常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伤感的情绪。
- 楼台:古代的建筑物,象征繁华与美好。
- 繁华一瞬:形容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
- 垂柳:柳树的枝条向下垂,常用来比喻柔美与哀愁。
- 樵歌鱼笛:樵夫的歌声和渔民的笛声,象征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对生活的感悟深入人心。
创作背景:
《后庭宴 其一 过东皋故址》创作于董元恺对故地的追忆之时,表达了他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美与人的情感。诗人以“燕麦争飞,兔葵如簇”开篇,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仿佛在提醒我们即使在繁华的背后,生活依然在继续。然而,随着“斜阳影外伤心目”的出现,诗人情感的转折显而易见,夕阳的余晖勾起了他对过去的思索与惆怅。“十年此地盛楼台,繁华一瞬惊吹烛”则是对往昔繁华的深刻反思,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无常,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为细腻,几丝垂柳和寒塘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最终,樵歌与鱼笛的回响让人恍若置身于那个美好的时光,尽管一切已成往事,但那份记忆却依然鲜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与对往昔的追忆,使得情感层次丰富而深沉,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麦争飞,兔葵如簇:描绘生机,暗示自然的繁茂与活力。
- 斜阳影外伤心目:夕阳的光影引发人们的思绪与感伤。
- 十年此地盛楼台:对曾经繁华的回忆,时间的流逝。
- 繁华一瞬惊吹烛:比喻繁华如烛光般短暂易逝。
- 几丝垂柳寒塘:柳树和寒塘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忧伤。
- 稳睡双双属玉:形象地描绘了柳枝与水面上平静的状态。
- 樵歌鱼笛,恍听当时曲:回忆中的乐声,勾起对过去的追思。
- 草色月凄迷,铃声风断续:自然声响与月色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情感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繁华比作烛光,强调其短暂。
- 拟人:柳树“稳睡”,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相对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体现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燕麦: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 兔葵:自然的繁茂与生动。
- 斜阳:时间的流逝与感伤。
- 楼台:繁华与美好的追忆。
- 垂柳:柔美与忧愁的结合。
- 樵歌与鱼笛:自然与人声交织的生活场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兔葵”主要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自然的生机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B -
“繁华一瞬惊吹烛”中的“烛”用来比喻什么? A. 繁华
B. 时间
C. 感情
答案:A -
诗中“斜阳影外伤心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后庭宴 其一 过东皋故址》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都有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董元恺的作品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白则更直接表达个人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董元恺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