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
时间: 2025-01-01 14:50: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
——梅尧臣
白话文翻译
有人说北海的鱼,与东海的鱼是不同的。最近听说达头鱼,偶然得知它的名字,原来是海鱼。干枯的鱼鳞上面覆盖着薄薄的雪,端上餐桌则成为美味。过去我从未听说过它的名字,渔官对此感到疑惑。有些人像臧文仲那样,不与柳下惠相提并论。从今往后入杯盘之中,也不必因为鲍肆而感到羞愧。
注释
- 北海:指北方的海洋,通常与东海相对。
- 达头鱼:一种海鱼,可能在当地名声不显。
- 枯鳞:干枯的鱼鳞,形容鱼的外表状态。
- 登俎:指鱼被端上餐桌。
- 渔官:捕鱼的官员或人,负责管理渔业。
- 臧文仲:指春秋时期的臧文仲,以清白著称。
- 柳下惠:指春秋时期的柳下惠,因品德高尚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蕴之,晚号梅溪居士,宋代诗人、文学家,出生于北方,后在南方从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海洋贸易日益繁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一种鲜为人知的海鱼,反映了对海洋资源的探索和对食物文化的关注,同时也隐含对人事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是一首将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作。全诗以达头鱼为线索,围绕它的稀有、味美展开,表现出诗人对美食的欣赏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诗的开头以“孰云北海鱼,乃与东溟异”引出话题,提出北海与东海鱼的不同,展现诗人对地域文化的敏感与重视。接着“适闻达头鱼,偶得书尾寄”表明诗人偶然得知此鱼,暗示对新事物的向往与探索。诗中以“枯鳞冒轻雪”形象地描绘了达头鱼的外貌,给读者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这种鱼的珍贵与稀有。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有如臧文仲,不与柳下惠”表达了对名声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让人思考价值与名声之间的关系。最后“应莫惭鲍肆”则是以一种洒脱的态度来接受生活的真实,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信。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味的珍视,梅尧臣通过对一种海鱼的描绘,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孰云北海鱼,乃与东溟异:有人说北海的鱼与东海的鱼不同,表达了对不同地域鱼种的关注。
- 适闻达头鱼,偶得书尾寄:最近听说达头鱼,偶然得知其名字,表现出诗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 枯鳞冒轻雪,登俎为厚味:形容达头鱼的外貌特征,薄雪覆盖的形象生动,暗示其稀有与珍贵。
- 向来昧知名,渔官疑窃位:诗人过去未曾听闻此鱼,渔官也对此产生疑惑,体现了对未知的探索。
- 有如臧文仲,不与柳下惠:以历史人物比较,表达自己对名声的思考,隐含对价值的反省。
- 从兹入杯盘,应莫惭鲍肆:最终自信地接受美食,不必因名声而感到羞愧,表现出一种洒脱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的干枯形态比作轻雪,增添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如“臧文仲”与“柳下惠”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 夸张:通过对鱼的描述,强调其美味与珍贵,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达头鱼的描绘,表达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名声的淡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达头鱼:象征着美味和珍贵,代表了诗人对新事物的探索与欣赏。
- 枯鳞:象征着稀有与珍贵,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杯盘:象征着生活的享受与美好,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 B. 李白
- C. 梅尧臣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达头鱼”象征什么?
- A. 人生的名声
- B. 美味与珍贵
- C. 和平与安宁
- D. 生活的艰辛
-
“枯鳞冒轻雪”中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夸张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游山西村》——陆游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美食的欣赏,而后者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风光的沉醉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