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京师闻山左寇警然仆意不可止作此示诸友》

时间: 2025-01-01 14:03:48

寿良城外贼连营,济水非如往日清。

州郡莫拘三互法,诏书已命五阳兵。

饥肠自古多奇策,款段何妨作远行。

胜似青油戎幕下,眉摧腰折向宣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良城外贼连营,
济水非如往日清。
州郡莫拘三互法,
诏书已命五阳兵。
饥肠自古多奇策,
款段何妨作远行。
胜似青油戎幕下,
眉摧腰折向宣明。

白话文翻译:

在寿良城外,敌贼已经扎起连营,
济水的水流也不像往日那般清澈。
各州郡不再拘泥于三互法,
诏书已经下发,五阳的士兵已命令出征。
饥饿的肠胃自古以来就生出很多奇妙的计策,
无论如何,出行的脚步也不可阻止。
这比在青油灯下的戎幕中更为胜过,
即使面容憔悴,身体折损,依然要向朝廷明白。

注释:

  • 寿良城:古城名,具体位置可能指代不明。
  • 贼连营:指敌军在城外扎营,形成连绵的阵势。
  • 济水:指一条河流,象征着水的清澈与平静。
  • 三互法:古代的法律制度,可能指代某种治理方针。
  • 五阳兵:可能指代某个军团或特定的部队。
  • 青油:古代用来照明的油灯,戎幕指的是军营。
  • 眉摧腰折:形容受伤或疲惫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超伯,清代诗人,其作品以豪放、沉郁见长。生平信息较少,但他在诗坛上以其独特风格受到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军事紧张的时期,诗人凭借个人感受与时局描绘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反应,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动荡时代的军事情势和个人的内心挣扎。开篇即以“贼连营”点明了外敌的威胁,营造出一种紧迫的氛围。随后的“济水非如往日清”则通过水的比喻,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混乱。诗人对于法律与军事的观察显示出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敏锐洞察。

“饥肠自古多奇策”一句,表现了人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智慧与能力,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两句则通过“青油戎幕下”的对比,强调了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诗人依然选择了直面现实,心怀壮志。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局势,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寿良城外贼连营:敌人在城外扎营,形势严峻。
  2. 济水非如往日清:水流浑浊,象征社会动荡。
  3. 州郡莫拘三互法:地方政府不再遵循旧有的法律,表明混乱。
  4. 诏书已命五阳兵:正式的军令已下达,表明军事行动即将展开。
  5. 饥肠自古多奇策:在饥饿与困境中,往往能产生聪明的计策。
  6. 款段何妨作远行:无论如何,出发的决心不应被动摇。
  7. 胜似青油戎幕下: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有勇气面对。
  8. 眉摧腰折向宣明:即使身体疲惫,心中仍保持清晰的目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眉摧腰折”对“青油戎幕”,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用“济水”象征社会环境,通过水的变化反映人心的动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反思与个人坚韧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生态度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外敌,代表社会不安定。
  • 济水:象征清明与混乱,反映诗人对社会的感知。
  • 青油:象征艰难环境中的坚持与奋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济水”象征什么? A. 清澈的水
    B. 社会的动荡
    C. 和平的象征
    D. 自然的美景

  2. “饥肠自古多奇策”中“饥肠”指的是什么?
    A. 饥饿的肠胃
    B. 生活的困境
    C. 战争的痛苦
    D. 人的智慧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描绘环境与心境的变化。
  • 《春望》:杜甫的诗,表达了战乱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本诗:两者均在战争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坚定信念,但《春望》更显沉重,而本诗则在反思中透出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