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古勋名勒鼎彝,老于文学即今谁。
腐儒尚可军马司,试作平淮第二碑。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功勋和名声都铭刻在青铜器上,至于现在,谁能在文化上与我相提并论呢?即使是那些老旧的儒生们,虽然还能管理军马,但不妨试着为平淮写个第二块碑文吧。
注释:
- 勋名: 功勋与名声。
- 勒鼎彝: 在鼎和彝器上铭刻。鼎是古代重要的礼器,象征权力和地位。
- 腐儒: 指老旧的儒生,常带有贬义。
- 军马司: 管理军队和马匹的职位。
- 平淮: 可能指某个地名或特定的历史事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诗人,字觉民,号天池,出生于福建,其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并参与政事。他的诗风豪放,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凯歌十首》系列诗作是刘克庄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文学和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探讨了功名与文化的关系。刘克庄以“勋名”与“文学”作为切入点,表明在当下社会中,文学的地位似乎不如曾经的功勋名声。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化衰退的忧虑。诗中提到的“腐儒”,不仅是对那些固守传统、不思进取的学者的批评,更是对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控诉。最后一句“试作平淮第二碑”,则是希望能够重新书写文化的辉煌,激励人们重视文学与文化的价值。全诗情感深邃,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敏感与思考,并引导读者反思个人与社会、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古勋名勒鼎彝: 古代的功勋和名声被铭刻在器物上,象征历史的流传。
- 老于文学即今谁: 在当今社会,谁还能与我相提并论呢?对比古人,强调文学的稀缺。
- 腐儒尚可军马司: 对于那些传统的儒生,虽然他们还能够担任军政职务,但已失去文化活力。
- 试作平淮第二碑: 期望能够为地方文化作出新的贡献,重拾往日的辉煌。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古今的对比,强调文化的衰退与对文学的重视。
- 夸张: 通过“即今谁”夸大了时代的文化缺失,以反衬自己的文学才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功名与文学的探讨,表达了对文化衰退的忧虑与对文学复兴的渴望。刘克庄希望激励后人重视文化,以期重新书写辉煌的历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鼎: 象征权力与地位,古代重要的礼器。
- 碑: 代表文化与历史的传承,诗中提到的“第二碑”更是对文化复兴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腐儒”是指什么样的人? A. 年轻的学者
B. 传统的学者
C. 军官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个人功名
B. 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C. 自然景色 -
“自古勋名勒鼎彝”表达了什么? A. 历史的流传与文化的重视
B. 对未来的期望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强调文学与文化的价值,而杜甫则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国家的命运。两者都在表达对时代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