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见穫者》

时间: 2024-10-07 21:17:15

腰镰声相呼,十百南亩穫。

妇持黍浆馈,幼稚走雀跃。

辛勤既百为,幸此岁不恶。

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约。

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

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

乐岁尚尔为,一歉更何托。

书生独多忧,何以救民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腰镰声相呼,十百南亩穫。妇持黍浆馈,幼稚走雀跃。辛勤既百为,幸此岁不恶。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约。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乐岁尚尔为,一歉更何托。书生独多忧,何以救民瘼。

白话文翻译

腰间挂着镰刀的人们相互呼唤,成群结队地在南边的田地里收割。妇女手持黍米浆水来馈赠,孩子们欢快地奔跑,像雀鸟一样跳跃。他们辛勤地劳作,幸好这一年收成不错。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敢不交纳国家的租税,大户人家催促着还债。虽然粮食丰收,但仍未能满足升斗之需。暂且宽慰眼前的饥饿,又怎能期待年终的欢乐呢?在丰收的年份尚且如此,一旦歉收,又将如何依靠呢?书生独自忧虑,如何才能解救民众的疾苦。

注释

  • 腰镰:挂在腰间的镰刀,指农民。
  • 南亩:指南边的田地。
  • 黍浆:黍米制成的浆水。
  • 幼稚:指孩子们。
  • 百为:指各种劳作。
  • 王租:国家的租税。
  • 大室:指大户人家。
  • 趣逋约:催促还债。
  • 升龠:古代量器,这里指满足基本需求。
  • 姑宽:暂且宽慰。
  • 卒岁:年终。
  • 书生:指作者自己。
  • 民瘼:民众的疾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民众疾苦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丰收年份的艰辛生活,尽管收成不错,但仍需面对沉重的租税和债务,生活并未因此改善。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农民在丰收年份的艰辛生活。诗中,“腰镰声相呼”描绘了农民劳作的场景,“妇持黍浆馈”和“幼稚走雀跃”则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孩子们的欢乐。然而,随后的诗句揭示了农民面临的现实困境:沉重的租税和债务,使得即使丰收也无法改善生活。诗的最后,作者以“书生独多忧”表达了自己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腰镰声相呼:描绘农民劳作的场景,腰间的镰刀声相互呼应,生动形象。
  2. 十百南亩穫:成群结队地在南边的田地里收割,展现了丰收的景象。
  3. 妇持黍浆馈:妇女手持黍米浆水来馈赠,展现了家庭的温馨。
  4. 幼稚走雀跃:孩子们欢快地奔跑,像雀鸟一样跳跃,展现了孩子们的欢乐。
  5. 辛勤既百为:他们辛勤地劳作,幸好这一年收成不错。
  6. 幸此岁不恶:幸好这一年收成不错。
  7. 王租敢不供: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敢不交纳国家的租税。
  8. 大室趣逋约:大户人家催促着还债。
  9. 虽云粒米多:虽然粮食丰收。
  10. 未办了升龠:但仍未能满足升斗之需。
  11. 姑宽目前饥:暂且宽慰眼前的饥饿。
  12. 讵有卒岁乐:又怎能期待年终的欢乐呢?
  13. 乐岁尚尔为:在丰收的年份尚且如此。
  14. 一歉更何托:一旦歉收,又将如何依靠呢?
  15. 书生独多忧:书生独自忧虑。
  16. 何以救民瘼:如何才能解救民众的疾苦。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腰镰声相呼”,将镰刀声拟人化,生动形象。
  • 对比:丰收与困境的对比,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农民在丰收年份的艰辛生活,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民众的疾苦,表达了作者对民众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腰镰:象征农民的辛勤劳作。
  • 南亩:象征丰收的田地。
  • 黍浆:象征家庭的温馨。
  • 幼稚:象征孩子们的欢乐。
  • 王租:象征国家的租税。
  • 大室:象征大户人家。
  • 升龠:象征基本需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腰镰声相呼”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农民劳作 B. 孩子们玩耍 C. 妇女做饭 D. 书生读书 答案:A

  2. 诗中“妇持黍浆馈”表达了什么? A. 家庭的温馨 B. 孩子们的欢乐 C. 农民的艰辛 D. 书生的忧虑 答案:A

  3. 诗中“王租敢不供”揭示了什么? A. 农民的艰辛 B. 国家的租税 C. 家庭的温馨 D. 孩子们的欢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民众疾苦。
  • 白居易《卖炭翁》:描绘了农民的艰辛生活。

诗词对比

  • 张栻《道旁见穫者》与杜甫《春望》:都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民众疾苦,但张栻的诗更侧重于农民的艰辛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栻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