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时间: 2025-01-19 22:00: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作者: 杜甫 〔唐代〕
寺下春江深不流,
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
背日丹枫万木稠。
小院回廊春寂寂,
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
昏黑应须到上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涪城县香积寺的景色。春天的江水在寺下深处不流动,山腰的官阁让人感到愁闷。微风中,翠绿的山壁上飘浮着孤单的云,夕阳下,密集的丹枫树显得格外苍翠。小院的回廊在春日里显得寂静,傍晚时分,水鸟和飞鹭悠然自得地飞翔。天色渐暗,藤萝的影子与天际相连,似乎要到达天顶。
注释
- 寺下:指寺庙下方。
- 春江:春天的江水。
- 不流:此处形容江水静止,不流动。
- 官阁:指寺庙内的高阁。
- 含风:迎风而生的意象。
- 翠壁:青翠的山壁。
- 孤云细:孤独飘浮的细云。
- 背日:夕阳西下的方向。
- 丹枫:红色的枫树。
- 万木稠:众多的树木密集生长。
- 小院回廊:小院内的走廊。
- 春寂寂:春天显得寂静。
- 浴凫飞鹭:水鸟和白鹭在水面上飞翔。
- 诸天合:天空与藤萝交汇。
- 昏黑应须到上头:天色渐暗,似乎要到达高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作品中常流露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反映了他在动荡的社会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香积寺作为风景名胜,成为他寄情的地方。
诗歌鉴赏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是一首充满了宁静与愁绪的诗作。诗中描绘的场景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寺下春江深不流”,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江水在春日里显得沉寂,似乎与诗人的心境产生共鸣。随后,诗人通过描写“山腰官阁”的情景,引入了愁绪,表现出自己在高阁之上对世事的思考与忧虑。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含风翠壁孤云细”和“背日丹枫万木稠”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细腻与丰富。这里的“翠壁”与“丹枫”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象征着生活中美与愁的交织。
诗的最后两句“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与哲思。藤萝的阴影与逐渐黑暗的天空交融,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未知。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深思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寺下春江深不流:描绘春江的静谧,暗示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 山腰官阁迥添愁:高阁使人感到愁苦,反映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思考。
- 含风翠壁孤云细:微风轻拂,翠绿的山壁上飘着孤云,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孤独的意境。
- 背日丹枫万木稠:夕阳下,红枫树浓密生长,展现出自然的丰富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内心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使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含风翠壁”和“背日丹枫”,形成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了深邃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江:象征生命与希望,亦可暗示内心的宁静。
- 官阁:代表着人们对权力与地位的向往,同时也引发愁苦。
- 翠壁与丹枫:色彩对比,象征人生的多彩与复杂。
- 藤萝:象征生命的交织与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江”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江水?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
“背日丹枫”中“丹”字的意思是?
A. 绿色
B. 红色
C. 蓝色
D. 黄色 -
诗中提到的“官阁”是指什么?
A. 高楼
B. 寺庙内的高处
C. 官员的住所
D. 学校
答案
- C. 春天
- B. 红色
- B. 寺庙内的高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诗风对比:杜甫的诗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豪放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意象使用上各具风格,前者深沉内敛,后者则奔放洒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选解》
- 《唐代诗歌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杜甫的《涪城县香积寺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