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徐卿觅果栽》

时间: 2025-01-01 14:18:27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诣徐卿觅果栽

作者: 杜甫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白话文翻译:

在我的草堂里花朵稀少,现在我想要种植一些花,不论是绿李子还是黄梅子。
我在石笋街上走了一遭,最终还是回到了果园坊里去寻找果树。


注释:

  • 草堂: 指诗人居住的简陋草屋,象征着隐居生活。
  • 少花: 表示草堂中花木稀少,暗含诗人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绿李与黄梅: 两种果树,代表着诗人对生活的期待与选择。
  • 石笋街: 可能是某个地名,诗人经过此地,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 果园坊: 专门种植果树的地方,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提及果树与隐居生活,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作以现实主义著称,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甫中年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在动乱中流离失所,寄情于田园,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杜甫的《诣徐卿觅果栽》是一首反映其内心情感与生活状态的诗作。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贫乏,草堂中缺少鲜花,暗示着他生活的困窘与内心的孤独。诗人希望能种植一些果树,以此来改善生活的单调和乏味。接下来的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尽管他经过石笋街,仍然决定回到果园坊,显示出他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生命的渴望。这种回归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景象,折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堂少花今欲栽: 描述了诗人草堂的环境,暗示生活的贫乏和心灵的孤独。
  2. 不问绿李与黄梅: 表达了诗人对于果树品种的随意选择,反映出他内心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3. 石笋街中却归去: 描述了诗人出行的经历,体现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4. 果园坊里为求来: 最终选择回到果园坊,象征着对自然与生命的重视,也是对内心渴望的回应。

修辞手法:

  • 对仗: “绿李与黄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 草堂、果树等意象交织,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情感的生活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渴望展开,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 象征隐居与宁静的生活。
  • 绿李与黄梅: 代表着生命的色彩与希望。
  • 石笋街: 意象上表现出生活的曲折与回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诣徐卿觅果栽》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2. 诗中提到的“绿李与黄梅”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困苦
    B. 生命的希望与选择
    C. 社会的不公

  3. 诗人最终选择回到果园坊,是为了? A. 寻找财富
    B. 追求宁静的生活
    C. 避免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李白: 杜甫的诗多关注现实与社会,往往充满忧患意识;李白则更多体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风格上更为豪放。在同样的田园主题下,杜甫的内敛与李白的奔放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