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

时间: 2025-01-01 15:02:43

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

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

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

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

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野畦连蛱蝶,江槛俯鸳鸯。

日晚烟花乱,风生锦绣香。

不须吹急管,衰老易悲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

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
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
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
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

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野畦连蛱蝶,江槛俯鸳鸯。
日晚烟花乱,风生锦绣香。
不须吹急管,衰老易悲伤。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山的缝隙何时才能断开,江水平静却不愿流淌。
稍微知道花儿已经改变了岸边的样子,才发现鸟儿在船旁随行。
结束时满是红颜粉黛,欢娱中却恨白头的苍老。
并非你对爱人客人有情,晦日更添我的愁苦。

第二首: 小路上金沙般的沙子柔软,没有人来欣赏碧草的芳香。
野地里蝴蝶飞舞,江边的栏杆俯瞰着鸳鸯游弋。
傍晚时分烟花四起,风中飘来锦绣的香气。
不必急促地吹奏乐器,衰老来临易生悲伤。

注释

  1. 山豁:山的缝隙,指山间的空隙。
  2. 江平:江水平静。
  3. 红粉:指美丽的女子,红颜。
  4. 白头:白发,象征衰老。
  5. 金沙软:指沙子如金般柔软。
  6. 碧草芳:绿色的草香气扑鼻。
  7. 蛱蝶:指各种蝴蝶,象征自然的美好。
  8. 鸳鸯:一种水鸟,象征爱情。
  9. 急管:乐器,指急促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历经唐朝的盛世与衰落,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诗篇,风格沉郁悲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身处的江南正是战乱频繁之地。诗中展现了他对人生无常和衰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惜。

诗歌鉴赏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作,杜甫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了对生命流逝与岁月无情的深刻感悟。诗的前四句通过山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山的断裂与江水的静止,暗示着人生中无法避免的困境与无奈。

后四句则通过描写野外的花草和水鸟,展现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生活画面,但随着晚烟花的绚烂,杜甫又回归到对衰老与悲伤的思考。诗中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杜甫一贯的忧国忧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欢愉与忧伤之间反复交织,展现了杜甫在动荡年代中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豁何时断:山的缝隙何时才能完全断开,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2. 江平不肯流:江水静止,不愿流动,象征着生活的停滞与困境。
  3. 稍知花改岸:花儿的位置已经改变,暗示变化是常态。
  4. 始验鸟随舟:鸟儿随船而行,带有一丝希望与自由。
  5. 结束多红粉:结束时,周围多是美丽的女子,令人留恋。
  6. 欢娱恨白头:欢娱之中,对衰老的怨恨与感慨。
  7. 非君爱人客:并不是因为你对爱人客人有情,暗示情感的复杂。
  8. 晦日更添愁:晦日即将来临,愁苦加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沙软”比喻沙子柔软,形象生动。
  • 对仗:如“红粉”与“白头”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拟人:如“江平不肯流”,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集中体现了对生命无常、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衰老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坚固、永恒,也承载着岁月的流逝。
  • :象征着流动与变化,同时隐喻人生的起伏。
  • 红粉:代表青春美丽,反衬出衰老。
  • 鸳鸯:象征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号是什么? A) 少陵野老
    B) 青莲居士
    C) 诗圣
    D) 诗仙

  2. 诗中“江平不肯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无奈
    C) 快乐
    D)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金沙软”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沙子
    B) 银色的沙子
    C) 海水
    D) 河流

答案:

  1. A) 少陵野老
  2. B) 无奈
  3. A) 金色的沙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 李白《庐山谣》:表现自然的壮丽与个人豪情。

诗词对比

  •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王维《终南山》:两者都通过自然表达个人情感,但杜甫更为沉郁,王维则更显宁静。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