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颋》
时间: 2025-01-01 15:20: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董颋》
作者:杜甫
穷冬急风水,逆浪开帆难。
士子甘旨阙,不知道里寒。
有求彼乐土,南适小长安。
到我舟楫去,觉君衣裳单。
素闻赵公节,兼尽宾主欢。
已结门庐望,无令霜雪残。
老夫缆亦解,脱粟朝未餐。
飘荡兵甲际,几时怀抱宽。
汉阳颇宁静,岘首试考槃。
当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冬天,急促的风和波涛让航行变得困难。
士子们在美味佳肴中却未能察觉内心的寒冷。
我渴望到达那快乐的地方,南边的小长安。
当我启程的时候,发现你的衣衫单薄。
我早就听说赵公的节操,能让宾客尽兴。
我已经在这儿安家,希望霜雪不再侵扰。
老夫我虽然已解缆,却未能吃上一顿早饭。
在这动荡的军队之中,何时才能心怀宽慰?
汉阳的宁静让我心向往之,想去岘首试试那里的风光。
不妨想念那戴白帽的时光,去采摘薇菜于青云之上。
注释
- 穷冬:寒冷的冬天。
- 急风水:急促的风和波浪。
- 士子: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 甘旨:美味的食物。
- 乐土:理想的居所。
- 衣裳单:衣服单薄。
- 赵公节:指的是东汉的赵岐,形容节操高尚。
- 缆:船缆,系船的绳索。
- 脱粟:指早上未能吃饭。
- 怀抱宽:心中得以放宽、舒畅。
- 岘首:指岘山,地名。
- 采薇:采摘薇菜,象征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道主义精神著称,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疾苦与人民的生活。
创作背景
《别董颋》写于杜甫在长安期间,与友人董颋的离别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眷恋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反映了杜甫在动荡年代的无奈与忧虑。
诗歌鉴赏
《别董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展现了杜甫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思。诗中通过描写冬天的寒冷和风浪的艰险,隐喻了作者在动荡时代的生活困境。前两联通过对比士子的安逸与自己的困顿,展现了杜甫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有求彼乐土,南适小长安”一句,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暴露了现实的无奈。后半部分中提到的“老夫缆亦解,脱粟朝未餐”,则进一步反映了杜甫身处困境的心情,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渴望。诗中提到的“汉阳”和“岘首”象征着安宁与美好的向往,最终以“采薇青云端”收尾,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理想追求。
整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告别,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深思,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历史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穷冬急风水,逆浪开帆难。
- 描述冬天的恶劣天气,航行面临的困难。
- 士子甘旨阙,不知道里寒。
- 士子沉浸在美味中,却未觉内心的寒冷。
- 有求彼乐土,南适小长安。
- 渴望前往理想的地方,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到我舟楫去,觉君衣裳单。
- 启程时看到朋友衣衫单薄,感到心疼。
- 素闻赵公节,兼尽宾主欢。
- 赞美赵公的节操,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 已结门庐望,无令霜雪残。
- 期盼自己安居乐业,不受风霜侵扰。
- 老夫缆亦解,脱粟朝未餐。
- 自己虽然解缆出行,却未曾吃早饭,表现生活的窘迫。
- 飘荡兵甲际,几时怀抱宽。
- 在动荡的环境中,期待能有宽慰的时刻。
- 汉阳颇宁静,岘首试考槃。
- 向往汉阳的宁静与岘首的美景。
- 当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
- 追忆过往宁静的田园生活,渴望回归自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穷冬急风水”比喻人生的艰难。
- 对仗:如“士子甘旨阙”与“知道里寒”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白帽和采薇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告别、对生活困境的深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厚关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天:象征困境与艰辛。
- 士子:代表知识与文化。
- 乐土:象征理想生活。
- 白帽:代表纯洁和理想的生活。
- 采薇:象征自然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别董颋》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士子”指的是谁?
- A. 农夫
- B. 知识分子
- C. 商人
- D. 士兵
-
“有求彼乐土,南适小长安”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向往
- B. 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战争的恐惧
答案
- B. 杜甫
- B. 知识分子
- B. 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花卿》 by 杜甫
- 《春望》 by 杜甫
- 《送友人》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李白:杜甫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李白则偏向个人情感与浪漫主义。两者在表达友谊时,杜甫更具忧虑,而李白则多情且豪放。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