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朔雪驱将残腊去》
时间: 2025-01-04 08:03: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朔雪驱将残腊去
作者: 刘埙 〔宋代〕
朔雪驱将残腊去,
东风放出新晴。
绣衣瑞彩照岩城。
江天收宿霭,
湖水动春声。
要净狐嗥并鳝舞,
未烦鹤怨猿惊。
元龙老气正峥嵘。
毫端肤寸润,
野烧绿痕生。
白话文翻译
初春的雪把残冬驱逐而去,
东风吹来,带来了新的晴天。
绣衣瑞彩照耀着岩石城。
江面上云雾渐渐散去,
湖水里传来春天的声音。
想要清净地看那狐狸的叫声和鳝鱼的舞动,
不必担心鹤的哀怨和猿的惊叫。
元龙的气势正显得苍劲而有力。
笔尖细腻而润泽,
野外的烧焦痕迹渐渐变成绿色。
注释
- 朔雪:初冬的雪,这里指代冬天的雪。
- 残腊:指腊月,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份。
- 绣衣瑞彩:华美的衣服和吉祥的彩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江天:江面和天空。
- 宿霭:夜晚残留的雾霭。
- 狐嗥:狐狸的叫声。
- 鳝舞:鳝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
- 元龙:这里可能指代某种象征力量的形象。
- 毫端:笔尖,指书法。
- 肤寸润:形容笔墨的细腻润泽。
- 野烧:野地烧过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埙,字景升,号东湖,南宋时期的词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词风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春回大地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初春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临江仙·朔雪驱将残腊去》是一首描写春天到来时景色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开篇“朔雪驱将残腊去”,生动地描绘了冬季的结束,春天的到来。雪的消融与东风的吹拂,象征着生命的复苏。紧接着,“绣衣瑞彩照岩城”,展现了春天的色彩和生机,给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感觉。
诗中“江天收宿霭,湖水动春声”一联,形象地描绘了江面上云雾的消散和湖水轻轻荡漾的春声,构建出一个宁静而清新的自然环境。接下来的“要净狐嗥并鳝舞,未烦鹤怨猿惊”,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向往,渴望能够远离喧嚣,享受自然的和谐。
最后几句“元龙老气正峥嵘,毫端肤寸润,野烧绿痕生”则从气势和细腻的角度,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整首词在清新中透出一丝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朔雪驱将残腊去:初冬的雪把腊月的寒冷赶走,展现了春天的来临。
- 东风放出新晴:东风带来了晴朗的天气,象征着新的开始。
- 绣衣瑞彩照岩城:春天的色彩点亮了岩石城,描绘生机勃勃的景象。
- 江天收宿霭:江面和天空的雾霭逐渐消散,象征着清新的气息。
- 湖水动春声:湖水轻轻荡漾,传出春天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
- 要净狐嗥并鳝舞:希望能静静欣赏自然中的生灵,感受和谐。
- 未烦鹤怨猿惊:不必担心鹤的哀怨和猿的惊叫,反映出对宁静的渴望。
- 元龙老气正峥嵘:元龙形象的气势依旧显得苍劲,象征着力量和生命的延续。
- 毫端肤寸润:书法的墨色细腻而润泽,传递出艺术的魅力。
- 野烧绿痕生:野地被烧过的痕迹渐渐生出绿意,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丽的衣服和瑞彩,通过形象化的描绘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狐嗥并鳝舞”与“鹤怨猿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复苏的感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朔雪:象征冬天的结束。
- 东风:代表春天的到来,带来温暖和希望。
- 绣衣瑞彩:象征美好与吉祥。
- 江天、湖水:自然景观,象征宁静与和谐。
- 元龙:象征力量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朔雪”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
“东风放出新晴”表现了什么样的天气变化? A. 阴雨绵绵
B. 刮风下雪
C. 晴朗温暖
D. 寒冷刺骨 -
诗中提到的“狐嗥”指的是哪种动物的叫声? A. 狼
B. 猴
C. 狐狸
D. 鹤
答案:
- C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埙的《临江仙》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王维则更注重秋天的宁静与深沉。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均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对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