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鹤
作者:刘埙 〔宋代〕
延颈池边照影池,
花明柳净思依依。
年深色重丹砂顶,
日暖光浮白雪衣。
晴月梦回三岛去,
看云思上九霄飞。
玉箫声断秋宵冷,
应有仙人忆未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池边的情景,池水中倒映着他的身影,花儿明亮,柳树清晰,让人沉浸在思念的情绪中。随着岁月的流逝,鹤的颜色愈加鲜艳,像是被丹砂染红,阳光温暖,照耀着它如白雪般的羽衣。晴朗的月夜里,他梦回三岛,心中向往飞向九霄之上。秋天的夜晚,玉箫的声音断裂,显得格外清冷,似乎有仙人在此刻回忆着未曾归去的往事。
注释
- 延颈:伸长脖子,形容鹤的姿态。
- 花明柳净:花朵鲜艳,柳树清洁,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 丹砂顶:丹砂指一种红色的矿物,形容鹤的颜色鲜艳。
- 白雪衣:比喻鹤的羽毛洁白如雪。
- 三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向往的地方。
- 九霄飞:高空,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玉箫:指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的美好与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埙(公元1049年-公元1110年),字承嗣,号澄涛,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作品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刘埙的诗歌风格受王维影响,强调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多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鹤,既是对高洁志向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鹤》是一首以鹤为主题的诗,透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开头,诗人以“延颈池边照影池”引入,营造出一种恬静而优雅的氛围。池水的倒影与四周的自然景色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接下来的两句,“花明柳净思依依”,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中,表现出一种细腻的思绪。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年深色重丹砂顶,日暖光浮白雪衣”两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鹤的美丽,鹤的颜色愈加鲜艳,似乎在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珍贵。这里,诗人巧妙地将鹤与自身的经历相互映照,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晴月梦回三岛去”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三岛作为仙境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而“看云思上九霄飞”则更进一步地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希冀,体现了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最后,诗人以“玉箫声断秋宵冷”结尾,音调的转折带来了几分凄凉,似乎在揭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离别的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理想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延颈池边照影池:鹤在池边伸长脖子,池水中映出它的身影,生动地描绘出鹤的优雅姿态。
- 花明柳净思依依:花朵娇艳,柳树清晰,营造出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的思绪在此情景中流动。
- 年深色重丹砂顶:随着时间的推移,鹤的颜色愈加鲜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蓬勃。
- 日暖光浮白雪衣:阳光照耀下,鹤的羽毛如白雪般洁白,表达了自然的美好。
- 晴月梦回三岛去:在晴朗的月夜,诗人梦回向往的仙境,体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看云思上九霄飞:仰望天空,思绪飞向高远的地方,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
- 玉箫声断秋宵冷:音乐的断裂与秋夜的寒冷形成对比,突显出孤独与思念。
- 应有仙人忆未归:暗示着或许有仙人仍在回忆着那些尚未归去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白雪衣”来形容鹤的羽毛,强调其洁白无瑕。
- 拟人:将“思”具象化,使自然景观与诗人情感相互交融。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理想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同时流露出些许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象征高洁、长寿和理想。
- 池水: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反思。
- 花柳:象征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美。
- 月:象征梦境与理想,同时也暗示孤独。
- 玉箫: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延颈池边照影池”描绘的是哪个动物的姿态?
- A. 鳥
- B. 鹤
- C. 鹿
-
诗中提到的“三岛”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仙境
- C. 历史遗迹
-
“玉箫声断秋宵冷”中的“冷”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答案
- B. 鹤
- B. 理想的仙境
-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埙的《鹤》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刘埙的《鹤》更加强调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而王维的《鹿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提供广泛的背景信息。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