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诸友祭南丰先生墓》
时间: 2025-01-19 14:41: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星斗文章焕九天,
萧萧松槚暗荒阡。
久无世冑崇祠像,
赖有山僧守墓田。
俎豆春回修废典,
佩衿云合礼前贤。
此行莫作嬉游看,
回首元丰重怆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南丰先生墓前祭奠的场景。在星空下,文章的光辉照耀着九天,松树和灌木在幽暗的道路旁摇曳。长久以来没有人祭祀他,祠堂和画像也早已荒废,幸得一位山中的僧人守护着这片墓地。春天来临,祭祀的仪式重新被修复,佩戴着青衫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向先贤致以礼敬。这次的祭奠不应视作游玩消遣,回首往昔的元丰年间,不禁让我心生感慨。
注释:
- 星斗:星星和斗柄,指天空中的星辰。
- 文章:指文采和学问。
- 萧萧:形容松树的声音,或许也有凄凉之意。
- 松槚:松树和灌木,象征着自然的环境。
- 世冑:世代的后代,后人。
- 崇祠像:祭祀的祠堂和画像。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 佩衿:指佩戴的衣服,象征礼仪。
- 云合:指云雾缭绕,形容场面庄重。
- 元丰:指北宋元丰年间,表达历史的追忆。
- 怆然:悲伤、感慨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埙(约1040-1110),字中立,号东篱,北宋时期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祭奠南丰先生的场合,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沉思。南丰先生作为重要的文化人物,其贡献深远,诗人通过此次祭奠活动,旨在重温其生平业绩,唤醒世人的记忆。
诗歌鉴赏:
《率诸友祭南丰先生墓》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首句“星斗文章焕九天”即以星空的明亮和文章的光辉相结合,象征着先贤的伟大与不朽。接下来的“萧萧松槚暗荒阡”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凄凉和荒废之感,暗示着对历史的遗忘和对先贤的冷落。
诗中提到“久无世冑崇祠像”,反映了对南丰先生祭祀的缺失,增强了对其的怀念之情。“赖有山僧守墓田”则展示了一种对守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执念。随着春天的到来,祭祀仪式的恢复不仅仅是对先贤的追忆,也是对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最后两句提醒大家这次祭奠的意义,非游玩之事,而是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元丰时期的怀念与对先贤的无限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星斗文章焕九天:星空下,文学艺术的光辉如同照亮九天,突出南丰先生的文化成就。
- 萧萧松槚暗荒阡:松树摇曳,环境幽暗,暗示墓地的荒凉和被遗忘的历史。
- 久无世冑崇祠像:长期没有后代祭祀,表明文化的断层和对先贤的冷落。
- 赖有山僧守墓田:山中的僧人守护着墓地,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崇敬。
- 俎豆春回修废典:春天到来,祭祀的仪式得以恢复,象征着文化的重生。
- 佩衿云合礼前贤:身着礼服的人们齐聚一堂,对先贤表示敬意。
- 此行莫作嬉游看:强调祭奠并非游玩,而是怀念和敬仰的行动。
- 回首元丰重怆然:回望元丰年间,感慨万千,表现出对历史和先贤的深刻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星斗文章”与“萧萧松槚”,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先贤的成就比作星辰,强调其闪耀的光辉。
- 拟人:松树的“萧萧”声,赋予自然以情感,使环境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南丰先生的追思与敬仰,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历史的怀念。诗人借祭奠之事,唤醒人们对先贤的记忆,强调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斗:象征智慧和光辉,代表着文化的辉煌。
- 松槚:象征孤独与坚韧,也引发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春回:象征新生与希望,暗示文化的复兴。
- 青衫:象征礼仪和尊重,承载着对先贤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崇祠像”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祭祀的祠堂和画像
C. 风景 -
“俎豆春回修废典”中的“俎豆”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乐器
B. 祭祀用的器具
C. 诗文 -
诗人在祭奠时强调这次活动不是为了: A. 缅怀先贤
B. 游玩消遣
C. 传承文化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自然与文化的思考。
- 杜甫《春望》:反映历史变迁与对先贤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刘埙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出对文化和历史的追思。然而,王维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刘埙则更强调社会责任与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