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

时间: 2025-01-01 14:34:31

推倒垣墙也不难,一轩复作两轩看。

若教从此成千里,巧历如今也被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
苏轼

推倒垣墙也不难,一轩复作两轩看。
若教从此成千里,巧历如今也被谩。


白话文翻译

这座小院的围墙推倒并不困难,一扇门可以变成两个门。
如果从此可以走得千里远,那么如今的巧妙安排也不过是徒劳而已。


注释

  • 推倒垣墙:推倒院子的围墙。
  • 一轩复作两轩看:一个房间可以变成两个房间来看。
  • 千里:形容距离远。
  • 巧历:巧妙安排。
  • :徒劳,无意义。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灵隐寺”是位于杭州的一座著名寺庙,历史悠久,是文人墨客游览的热门之地。诗中“推倒垣墙”的意象,隐喻着打破限制、开拓视野的主题,反映了苏轼对自由和宽广人生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婉约的细腻,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杭州期间,正值其人生的低谷,但他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依然保持乐观与豁达的心态,常常游览名胜古迹,触发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面上看似是在描述一个简单的场景,但实际上却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推倒垣墙”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世俗界限的反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认为,院子的围墙并不是真正的障碍,人们只需勇于打破这些限制,便能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若教从此成千里”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想追求,渴望自由的心境。即使在面对现实的局限时,他依然保持乐观,认为只要有勇气和智慧,便能走向更远的未来,体现了苏轼的豁达与洒脱。

整首诗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苏轼作为文人的深厚底蕴和洒脱个性。他用简单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推倒垣墙也不难:推倒围墙并不困难,暗示突破限制的可能性。
  2. 一轩复作两轩看:空间的变化象征着思想和视野的拓展。
  3. 若教从此成千里:如果从此能够走得更远,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4. 巧历如今也被谩:即使巧妙的安排在现实面前也显得无奈,体现了现实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围墙的存在与打破之间的对比,增强了诗意的冲突感。
  • 隐喻:围墙象征着世俗的束缚,而打破围墙则象征着追求自由。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打破限制、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 围墙:象征着限制和束缚。
  • :象征着空间的自由与开放。
  • 千里:象征着远大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围墙”象征什么?

    • A. 自然环境
    • B. 生活的限制
    • C. 文化传承
    • D. 个人情感
  2.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悲观
    • B. 消极
    • C. 乐观
    • D. 忧虑
  3. “一轩复作两轩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房间数目不变
    • B. 房间数目增加
    • C. 房间数目减少
    • D. 房间数目复杂化

答案:1-B,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庐山谣》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异,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奔放,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哲理与内涵。李白的《将进酒》与苏轼的《游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但表达方式迥然不同。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