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郡中同僚贺雨》

时间: 2025-01-17 09:55:50

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睛雨。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

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

登城望麰麦,绿浪风掀舞。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

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

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

渡河不入境,未若无蝗虎。

而况刑白鹅,下策君勿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睛雨。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
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
登城望麰麦,绿浪风掀舞。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
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
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
渡河不入境,未若无蝗虎。
而况刑白鹅,下策君勿取。

白话文翻译:

这十年来经历了水灾和旱灾,饥荒和疫病在各地横行。稀奇的事物和厄运不断降临,我年年祈求晴天和雨水。虽然这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求,但我仍对这种请求感到愧疚。鬼神也知道我的心意,老病缠身让我无能为力。我从未向人求助,这种心意难以被理解。浓云已经聚集,细雨先在地面上润泽。萧瑟的风声还在耳边,坐着听到三鼓声。天亮时,官吏们将要集合,泥土满是我的靴子。登上城头远望稻麦,绿色的波浪在风中翻滚。惭愧我这些贤良的朋友,写出雄伟的篇章,发表新的言论。你看这一年丰收的季节,风雨却只占据了十五天。天地本无功劳,祈求和祭祀又有什么意义?渡过河流而不进入境内,还不如不遭遇蝗虫。而且对于惩罚白鹅的做法,劝君不要采取。

注释:

  • 水旱:指水灾和旱灾。
  • 九土:指九个地方,泛指全国。
  • 奇穷:奇异的事情和困境。
  • 祈睛雨:祈求晴天和雨水。
  • 重请:再次请求。
  • 鬼神:指神灵和鬼魂。
  • 腰膂:腰部和脊椎,指身体的健康。
  • 萧萧:形容风声或声响的凄凉。
  • 三鼓:指早晨的三声鼓响。
  • 麰麦:指稻麦的生长。
  • 风雨占十五:指丰收的年中,风雨天气仅占十五天。
  • 刑白鹅:惩罚白鹅,此处指不明智的政策或措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政治家,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气魄,也有细腻柔情的描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水旱灾害频发之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同僚的关心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丰收的渴望、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人世间祈求的反思。

诗歌鉴赏:

苏轼的《答郡中同僚贺雨》是一首兼具深刻思考与细腻情感的古诗。诗中回顾了自己在十年间经历的水旱之苦,饥疫横行,显示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自然灾害的深切感受。开篇以“水旱行十年”开宗明义,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重与无奈。接着,诗人虽然年年祈求雨水,却因非为己求而感到愧疚,这种情感流露出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诗中“鬼神亦知我”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神灵的依赖与信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苦涩。接下来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坐听三鼓、登城望麦的景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对丰收的期待。尤其是“绿浪风掀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稻麦在风中摇曳的美丽画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诗人对丰收的反思和对神明祈求的质疑,表达了他对人世间因果法则的思索。整首诗在忧伤与希望之间徘徊,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分析,也有对未来的谨慎期待,充分展现了苏轼的睿智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旱行十年:经历了十年的水灾和旱灾,表明生活的艰辛。
  2. 饥疫遍九土:饥荒和疫病在全国各地蔓延,说明灾难的严重性。
  3. 奇穷所向恶:奇异的事情和困境不断降临,突出环境的恶劣。
  4. 岁岁祈睛雨:每年都祈求阳光和雨水,体现出对农业的渴望。
  5.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尽管请求并不是为了自己,但仍感到愧疚,反映出诗人的高尚情操。
  6. 鬼神亦知我:神灵也了解我的苦衷,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7. 老病入腰膂:自己衰老和疾病缠身,身体的无力感。
  8. 何曾拜向人:从未向他人求助,强调自己的独立与坚韧。
  9. 重云萋已合:浓云已经聚集,暗示即将降雨。
  10. 微润先流础:细雨开始润泽大地,展现出希望的景象。
  11. 萧萧止还作:风声萧瑟,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寂静。
  12. 坐听及三鼓:坐着听到三声鼓响,暗示天亮即将开始新的一天。
  13. 天明将吏集:天亮时官吏们要集合,描绘出晨间的工作场景。
  14. 泥土满靴屦:泥土沾满鞋子,表现出辛劳的生活。
  15. 登城望麰麦:登上城墙远望稻麦,充满对丰收的期待。
  16. 绿浪风掀舞:绿稻在风中摇曳,生动地描绘出丰收的景象。
  17. 愧我贤友生:感到惭愧与贤友相比,抒发出自愧不如的情感。
  18. 雄篇斗新语:优秀的朋友写出雄伟的文章,表现出对友人的钦佩。
  19. 君看大熟岁:请你看看丰年的情景,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20. 风雨占十五:丰收之年,风雨只占十五天,暗示自然的恩惠。
  21. 天地本无功:天地间本无功劳,强调自然的公平。
  22. 祈禳何足数:祈求和祭祀又有什么意义,质疑传统的迷信。
  23. 渡河不入境:渡过河流而不进入领地,表现出一种空虚感。
  24. 未若无蝗虎:不如不遭遇蝗虫,表现出对蝗虫的厌恶。
  25. 而况刑白鹅:更何况不明智的政策,劝诫他人要慎重选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展现出对称的美感。
  • 比喻:如“绿浪风掀舞”比喻稻麦在风中摇曳的情景。
  • 拟人:如“鬼神亦知我”,赋予鬼神以人性,表现出诗人渴望理解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写,揭示了人们在艰难处境中的困惑与反思,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传统祈求的质疑。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为基础,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流露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旱:自然灾害的象征,代表生活的困苦。
  • 鬼神:信仰与希望,表现出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
  • 绿浪:丰收与希望的象征,充满生机的画面。
  • 泥土:辛勤劳动的象征,反映出生活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个人情感
    • B. 自然灾害
    • C. 社会历史
    • D. 爱情
  2. 诗中提到的“风雨占十五”是什么意思?

    • A. 只有十五天的风雨
    • B. 丰收年中风雨的天数
    • C. 诗人经历的天数
    • D. 无关紧要的数字
  3.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质疑?

    • A. 自然的公平
    • B. 传统的祈求
    • C. 友人的能力
    • D. 鬼神的存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社会和自然,但是风格各异。苏轼的《答郡中同僚贺雨》更多地表现出轻松的调侃与深刻的思考,而杜甫的《春望》则是对国破山河的沉痛感慨。两者在主题上相近,但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各有不同,反映出不同诗人的个性与时代背景。

相关诗句

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下一句是什么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睛雨。上一句是什么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睛雨。下一句是什么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上一句是什么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下一句是什么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上一句是什么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下一句是什么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上一句是什么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下一句是什么

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上一句是什么

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下一句是什么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上一句是什么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下一句是什么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上一句是什么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下一句是什么

登城望麰麦,绿浪风掀舞。上一句是什么

登城望麰麦,绿浪风掀舞。下一句是什么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上一句是什么

水旱行十年,下一句是什么

饥疫遍九土。上一句是什么

饥疫遍九土。下一句是什么

奇穷所向恶,上一句是什么

奇穷所向恶,下一句是什么

岁岁祈睛雨。上一句是什么

岁岁祈睛雨。下一句是什么

虽非为己求,上一句是什么

虽非为己求,下一句是什么

重请终愧古。上一句是什么

重请终愧古。下一句是什么

鬼神亦知我,上一句是什么

鬼神亦知我,下一句是什么

老病入腰膂。上一句是什么

老病入腰膂。下一句是什么

何曾拜向人,上一句是什么

何曾拜向人,下一句是什么

此意难不许。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