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闰七夕》
时间: 2025-01-07 06:32: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闰七夕
作者:袁绶 〔清代〕
鸳杼重停,鹊桥又渡,银河瑟瑟涵秋。
笑指星榆,明蟾已上枝头。
含情欲话三旬别,问仙郎可省离愁。
算佳期,不分今年,两度绸缪。
人间共盼輧车过,早心香篆袅,眉案光浮。
露径蛛丝,穿针犹倚高楼。
花冠莫便潜催曙,愿凉宵更闰莲筹。
乞天孙,富贵长生,吉语仍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佳节的温馨情景,诗人感叹于牛郎织女的重聚与人间的美好愿望。诗中提到的“鸳杼”和“鹊桥”象征着爱情的美好,而“银河瑟瑟”则描绘了夜空的宁静与清幽。诗人一方面期待着与爱人的重逢,另一方面又对离别感到惆怅。佳期不可再分,象征着对爱情的期盼与珍惜。人们共同期待着七夕的到来,心中点燃着爱的香篆,营造出温馨的气氛。最后,诗人祈愿天赐幸福与长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 鸳杼:指织女的梭子,象征着夫妻、情侣的结合。
- 鹊桥: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桥,象征恋爱的重聚。
- 银河:指天上的星河,代表着距离与遥远。
- 明蟾:明亮的月亮,常用以象征团圆与思念。
- 三旬:指三十天,意指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漫长。
- 绸缪:意为准备、安排,暗示对未来的期盼。
典故解析: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传说中牛郎与织女因天帝的阻隔只能每年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这个节日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与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绶,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爱情、生活等主题,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闰七夕之时,正值夏秋交替,情感愈发浓烈,诗人借此佳节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 闰七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期盼。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使得整体结构和谐美丽。开头部分“鸳杼重停,鹊桥又渡”,直接引出七夕的主题,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接着“银河瑟瑟涵秋”,展现出夜空的宁静与清冷,仿佛暗示着离别的惆怅。
而在诗的中段,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重聚的期待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尤其是“算佳期,不分今年,两度绸缪”,强调了时间的珍贵与爱情的恒久。最后几句则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表现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美好愿景,充满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鸳杼重停,鹊桥又渡:象征着爱情的结合与重聚。
- 银河瑟瑟涵秋:描绘了夜空的宁静,暗示着距离的遥远。
- 笑指星榆,明蟾已上枝头:表现了团圆的期盼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含情欲话三旬别: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情感的深切。
- 算佳期,不分今年,两度绸缪:强调了爱情的永恒与对未来的期待。
- 人间共盼輧车过:人们共同期待着佳节的到来。
- 早心香篆袅,眉案光浮: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象征着爱情的甜蜜。
- 露径蛛丝,穿针犹倚高楼:描绘了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 花冠莫便潜催曙,愿凉宵更闰莲筹: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
- 乞天孙,富贵长生,吉语仍留:祈愿幸福与长生,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夜空,增强意境。
- 对仗:如“鸳杼重停,鹊桥又渡”,使得诗句富有韵律感。
- 拟人:让自然景物赋有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七夕佳节的美好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与向往,展现了人们对团圆与幸福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 鸳杼:象征着夫妻、情侣的结合和爱情的美好。
- 鹊桥:代表着重逢与团聚的希望。
- 银河:象征着距离和思念。
- 明蟾: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香篆:象征着爱情的甜蜜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鸳杼重停,鹊桥又渡”中的“鹊桥”指的是: A. 一座桥
B. 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C. 一种鸟
答案:B -
“银河瑟瑟涵秋”中“瑟瑟”形容的是: A. 热闹
B. 宁静
C. 悲伤
答案:B -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离别
B. 友情
C. 爱情与团圆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涉及夜晚与思念。
- 《双调夜行船·秋思》(冯延巳):描绘秋夜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长恨歌》(白居易):同样表现了爱情的悲欢离合。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词研究》
- 《七夕文化与传统习俗》
以上为《高阳台 闰七夕》的详细解析与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