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从上人山亭》
时间: 2025-01-19 20:04: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易从上人山亭
作者: 林逋 〔宋代〕
湖水江湾隔数峰,
篱门和竹夹西东。
闲来此地行无厌,
又共吾庐看不同。
灵隐路归秋色里,
招贤庵在鸟行中。
屏风若欲相搀见,
合把巉岩与画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亭景色。湖水环绕着数座山峰,篱笆门和竹子夹道而立,形成了一幅自然的画面。在这样的地方闲游,时间仿佛变得无尽,与自己家中所见的风景又是不同的。归来的路上,灵隐寺被秋色笼罩,而招贤庵则隐匿于鸟雀飞翔的景致中。如果屏风能够相互依偎,便将巉岩与画师的作品连成一体。
注释
- 湖水江湾:指湖水流入江湾之处,形容水面波澜的美丽。
- 篱门和竹:篱笆门与竹子相互夹道,构成通往山亭的路。
- 闲来此地行无厌:形容在此地游玩,乐此不疲。
- 吾庐:指自己的居所,表达出诗人的归属感。
- 灵隐路:指通往灵隐寺的道路。
- 招贤庵:意为招贤之处,表示一种对人才的渴望。
- 巉岩:高耸的岩石,形象地描绘出山的壮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仁,号山人,浙江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崇尚隐逸,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林逋隐居生活的时期,他常在山亭游玩,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喧嚣世俗的逃避。
诗歌鉴赏
《易从上人山亭》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致的诗作,展现了林逋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湖水、山峰、篱门、竹林等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开篇的“湖水江湾隔数峰”描绘了环抱的湖水与远处的山峰,展现出一种层次感和纵深感。接下来的“篱门和竹夹西东”,则描绘了通往山亭的小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闲的氛围。诗人通过“闲来此地行无厌”表达了在此地游玩时的无尽欢愉,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乐趣在于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灵隐路归秋色里,招贤庵在鸟行中”,这两句话勾勒出了一条通往灵隐寺的小路,秋色的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鸟雀的飞行则增添了几分生机。而最后的“屏风若欲相搀见,合把巉岩与画工”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融合,仿佛屏风般的山岩与画师的作品交相辉映,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崇敬与热爱。
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礼赞,更蕴含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水江湾隔数峰:描绘出湖水环绕着山峰的景象,给人以空间的开阔感。
- 篱门和竹夹西东:篱笆和竹林形成的狭道,增添了隐秘和静谧的氛围。
- 闲来此地行无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乐于游玩的心情。
- 又共吾庐看不同:强调了自然景色与自己居所的不同,表现出诗人的独特视角。
- 灵隐路归秋色里:描绘了秋天的灵隐寺,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招贤庵在鸟行中:鸟雀飞翔的情景与招贤庵的相互映衬,生动而富有生气。
- 屏风若欲相搀见:形容山岩如屏风般相依相伴,渲染出一种和谐之美。
- 合把巉岩与画工:将自然景色与艺术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与美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岩比作屏风,形象地传达出自然的美感。
- 对仗:如“灵隐路归秋色里,招贤庵在鸟行中”,体现了工整的对仗工艺。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传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宁静与柔和。
- 山峰:代表高远与坚韧。
- 篱门:体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秋色:象征成熟与变化。
- 鸟行:寓意自由与生机。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承载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灵隐路”是通往哪里? A. 招贤庵
B. 灵隐寺
C. 诗人的居所
D. 不确定 -
填空题:诗中“屏风若欲相搀见,合把巉岩与__”的下一句是?
(答案请填入) -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对喧嚣城市生活的赞美。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B
- 画工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同样描绘山水之美,表达隐逸生活的诗作。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体现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林逋的《易从上人山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达了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但林逋更多强调了对周围细致观察的情感,而王维则通过更为简练的笔触展现出宁静的氛围。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者都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研究与欣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