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

时间: 2025-01-04 10:00:12

鲁望无来已百年,又生吾辈在林泉。

谁知隐遁为高尚,敢道文章到圣贤。

月界晓窗琴岳润,竹摇秋机墨云鲜。

南塘一霎霏微雨,更拥渔蓑上钓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隐
作者: 林逋 〔宋代〕

鲁望无来已百年,又生吾辈在林泉。
谁知隐遁为高尚,敢道文章到圣贤。
月界晓窗琴岳润,竹摇秋机墨云鲜。
南塘一霎霏微雨,更拥渔蓑上钓船。

白话文翻译:

鲁望(鲁迅)已经离世百年,但我们这一代人依然生活在山林水泉之间。
谁能知道隐居生活才是最为高尚的,难道能把文章与圣贤相比吗?
月光透过清晨的窗户,润泽了琴声与山岳,
竹子在秋风中摇曳,墨迹在云中显得鲜明。
南塘上,细雨霏霏,渔人更是裹着蓑衣,坐在钓船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鲁望:指鲁迅,意在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隐遁:隐居,逃避世俗的生活。
  • 月界:月光照射的地方。
  • 秋机:秋天的织机,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墨云:形容墨色的云彩,象征着书法或文人风范。
  • 渔蓑:渔人用的蓑衣,表示渔民的生活。

典故解析:
鲁望指代鲁迅,反映出作者对前贤的敬仰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推崇。隐遁的高尚与文章的成就形成对比,突显了隐居生活的理想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熙,号高隐,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林逋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珍视,以及对当时求功名的世态的反思。诗中表现了他在林泉间的恬淡与安宁。

诗歌鉴赏:

《小隐》是林逋的一首典雅诗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反思。诗的开头通过提及鲁迅,引入了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世事的变迁。诗人通过对隐遁生活的赞美,强调了隐居的高尚品质,超越了对名利的追求。接着,诗中细腻的描写了清晨时分的自然景象,月光、竹影、细雨交织出一幅恬静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通过渔蓑和钓船的意象,表达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境上极为优雅,诗人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得到升华,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林逋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境界,传达出“隐逸”这一主题不仅是对环境的选择,也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鲁望无来已百年:提到鲁迅将近百年的离世,表示时间久远,世事变迁。
  • 又生吾辈在林泉:表达了自己这一代人依然生活在山水之间,强调隐居的状态。
  • 谁知隐遁为高尚:抒发对隐居生活的赞美,质疑世人对隐居的看法。
  • 敢道文章到圣贤:反驳世人对文章与圣贤的看法,强调隐居的高尚。
  • 月界晓窗琴岳润:描绘清晨的宁静,月光映照在窗前,琴声与山岳相互辉映。
  • 竹摇秋机墨云鲜:竹子在秋风中摇曳,墨色的云彩更显清新,展现自然之美。
  • 南塘一霎霏微雨:南塘上细雨轻轻飘落,渔人更增添了图景的生动。
  • 更拥渔蓑上钓船:渔人裹着蓑衣,坐在钓船上,体现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居生活比作高尚的境界,突显其价值。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如“月界晓窗”和“竹摇秋机”,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诗中多用自然意象,如月光、竹影、细雨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林逋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隐遁的高尚与世俗名利的对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清明。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象征滋润与柔和。
  • 渔蓑:象征隐逸生活的朴素与自在。
  • 钓船:象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隐》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鲁望无来已百年”中的“鲁望”指的是谁?
    A. 鲁迅
    B. 鲁邦
    C. 鲁国

  3. 诗中提到的“竹摇秋机”意象主要表现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宁静
    C. 冬天的萧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终南山》 王维
  • 《山中问答》 李白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这与林逋的《小隐》有相似之处,均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林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