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时间: 2025-01-17 10:36:09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

试问如今事若何?

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

朱门日日买朱娥。

军事如何?

民事如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作者: 杨佥判 〔宋代〕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
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
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白话文翻译

在襄樊待了四年打仗,却听不到渔夫的歌唱,也听不到樵夫的歌声。
想问现在的事情怎么样?金子也在消耗,谷物也在消耗。
柘枝舞动的舞蹈不再,丑恶的事物增多,坏事也增多!
朱门之内日日买进艳丽的女子。军事的情况如何?民生的情况又如何?


注释

  • 襄樊: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重镇。
  • 渔歌、樵歌:指渔民和樵夫的歌唱,象征和平安宁的生活。
  • 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指战争导致物资匮乏,财富与粮食都在减少。
  • 柘枝:指一种树木,古代用来舞蹈的道具,象征欢乐与宁静的生活。
  •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门,象征奢华与享乐。

典故解析

  • 朱门与朱娥:朱门是指豪门大户,朱娥则是指美丽的女子,暗指富贵之家沉迷于享乐与奢华,忽视社会的动荡与民众的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佥判,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社会时局的关注与思考,风格多以抒情和感慨为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战乱频繁之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困苦。作者以四年在襄樊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是一首充满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关切的词作。作者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种种困境,展现了他对民生的忧虑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作品开头以“襄樊四载弄干戈”引入,直接点明了长时间的战争状态,接着“无见渔歌,无见樵歌”则通过对比,展现出战争的无情摧残了原本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接下来的“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更是直白地揭示了战争导致的物资匮乏,表现出对财富和粮食流失的无奈与悲哀。

在对比中,作者用“柘枝不用舞婆娑”强调了人们失去的欢乐与美好,接着用“丑也能多,恶也能多”令人深思,战争不仅使生活变得艰难,也让社会风气变坏,丑陋的事物泛滥成灾。而最后一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发出了对未来的追问。

整首词情感深沉,字句简练而意蕴丰厚,既有对历史的总结,也有对现实的警示,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襄樊四载弄干戈:在襄樊经历了四年的战争。
  2. 不见渔歌,不见樵歌:战乱使人们无法享受原有的生活乐趣。
  3. 试问如今事若何?:试问现在的情况如何?
  4. 金也消磨,谷也消磨:财富与粮食都在减少。
  5. 柘枝不用舞婆娑:曾经的欢乐舞蹈不复存在。
  6. 丑也能多,恶也能多!:社会的丑恶与恶行增多。
  7. 朱门日日买朱娥:富人家中仍在享乐,反映了社会的不公。
  8. 军事如何?民事如何?:对军事与民生的深切关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渔歌”与“樵歌”的缺失,反衬出战争带来的苦难。
  • 排比:如“金也消磨,谷也消磨”,增强了语势与情感的表达。
  • 反问:结尾的反问句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对战争的批判与对民生困境的深切关注,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襄樊:象征战争的地点,代表历史的伤痕。
  • 渔歌、樵歌:和平与安宁的象征,反映百姓的生活状态。
  • 柘枝:象征欢乐的舞蹈与生活的美好。
  • 朱门:象征富贵与奢华,但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渔歌”和“樵歌”分别象征什么?
    a) 贫穷与困苦
    b) 和平与安宁
    c) 战争与死亡

  2. “金也消磨,谷也消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a) 经济繁荣
    b) 物资匮乏
    c) 社会安定

  3. 诗的最后一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表明了什么?
    a) 对政治的关注
    b) 对军事与民生的深切关怀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世沧桑。
  • 《静夜思》:李白的名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 主题:前者着重描绘自然美,后者则集中反映社会困境。
  • 情感基调:前者柔和宁静,后者则充满忧虑与反思。
  • 修辞手法:两者均运用对比与意象,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的美感,后者则强调社会的现实。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