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送邹莆田
原文展示:
日日焚香出,天知令尹心。 租符环境少,花判入人深。 发路惟诗卷,般家亦俸金。 极为乡井惜,不是怆分襟。
白话文翻译:
每天都焚香祭拜,天知道令尹的心情。 租税符文的环境少了,花费却深入人心。 前途唯有诗卷可寄托,家境也能得到俸禄。 更是对乡里倍感珍惜,并非因悲伤而伤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焚香:指烧香,祭祀时的礼仪。
- 令尹:古代对地方官的称谓。
- 租符:指租税的凭证,租税环境稍显稀少。
- 花判:指花费,开支。
- 发路:指前途,出路。
- 般家:类似于家境,家中的状况。
- 极为:非常,极其。
- 乡井:指乡里,故乡。
- 怆分襟:意为因伤感而悲伤,分开衣襟表示心情沉重。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焚香”与古代祭祀礼仪相关,通常是为了表达对神灵的尊敬与祈求。
- “令尹”是古代官职,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地位的关注。
- “发路惟诗卷”强调了诗歌在个人理想与追求中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梅溪,宋代诗人,以豪放、清新见称,尤以词作著称。他的作品情感丰富,常以风景描写和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送邹莆田”是刘克庄为朋友邹莆田送别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并且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与对乡土情怀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与社会、人与理想的关系展开。开篇“日日焚香出,天知令尹心”,通过焚香这一行为,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心境的关心。在古代,焚香不仅是祭祀的方式,也是一种情感寄托,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接下来的“租符环境少,花判入人深”,诗人通过对租税和花费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压力与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这里,诗人将社会的物质状况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发路惟诗卷,般家亦俸金”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执着与追求,认为诗歌是未来道路的重要寄托,而家庭的安稳与俸禄则是生活的保障。最后一句“极为乡井惜,不是怆分襟”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与珍惜,强调了虽然生活中有些许苦涩,但对乡情的眷恋使人充满温暖。
整首诗以温情的笔触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面对艰难生活时,诗人心中仍然保有的理想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日焚香出:每天都焚香,表明一种虔诚与寄托。
- 天知令尹心:天知道这个官职背后的情感,暗示对友人内心的理解。
- 租符环境少:租税的环境显得稀少,反映出社会的艰难。
- 花判入人深:花费深入人心,说明经济压力的普遍性。
- 发路惟诗卷:前途唯有诗卷可寄托,表现出诗歌的价值。
- 般家亦俸金:家境也有俸禄,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价值。
- 极为乡井惜:对故乡的眷恋,表现出乡情的深厚。
- 不是怆分襟:表达虽然有苦涩,但并非因悲伤而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歌比作人生的寄托。
- 对仗:如“日日焚香出,天知令尹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强调了对乡情的珍惜,表现出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了在面对现实的压力时,仍然要珍惜内心的情感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代表敬意与祝福。
- 租符:象征社会的经济压力。
- 诗卷:象征理想与追求,强调文学的价值。
- 乡井:象征故乡和人际关系,体现乡情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焚香”主要是为了:
- A. 祭祀
- B. 烹饪
- C. 装饰
-
“花判入人深”中的“花判”指的是:
- A. 花的种类
- B. 开支/费用
- C. 花的颜色
-
诗人对“乡井”的情感是:
- A. 厌恶
- B. 珍惜
- C. 忘却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赠花卿》中,诗人同样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尽管背景与环境不同,但对友谊的珍视是一致的。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则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离别的伤感与对故土的思念,形成了与刘克庄作品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