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六十二》

时间: 2025-01-19 20:14:22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秋尽时。

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云疏烟淡山仍远,露冷天高草已衰。

赖有馀樽自斟酌,尧夫非是爱吟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秋尽时。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云疏烟淡山仍远,露冷天高草已衰。赖有馀樽自斟酌,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尧夫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只是在这天津秋天将尽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写下了这些诗句。习惯了新事物的繁荣,不再感到惊讶;但与故人交谈却因为时间久远而难以深入。云雾稀薄,烟气淡然,远山依旧遥远;露水冰冷,天空高远,草木已经衰败。幸好还有剩余的酒可以自斟自酌,尧夫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

注释:

  • 尧夫:邵雍的自称。
  • 天津:指洛阳的天津桥,这里代指洛阳。
  • 秋尽时:指秋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 新物盛:新事物的繁荣。
  • 故人稀:故人稀少,指旧友不多。
  • 云疏烟淡:形容云雾稀薄,烟气淡然。
  • 露冷天高:形容露水冰冷,天空高远。
  • 馀樽:剩余的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洛阳秋天将尽时所作,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诗中“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一句,既表现了对新事物繁荣的淡然态度,又透露出对故人稀少的无奈和思念。后两句“云疏烟淡山仍远,露冷天高草已衰”则进一步以景抒情,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往昔的怀念。最后一句“赖有馀樽自斟酌”,以酒自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人自称并不特别喜欢吟诗,只是在这种情境下自然而然地写诗。
  • “诗是天津秋尽时”:指诗是在洛阳秋天将尽时所作。
  • “见惯不惊新物盛”:习惯了新事物的繁荣,不再感到惊讶。
  • “话长难说故人稀”:与故人交谈因为时间久远而难以深入。
  • “云疏烟淡山仍远”:形容云雾稀薄,烟气淡然,远山依旧遥远。
  • “露冷天高草已衰”:形容露水冰冷,天空高远,草木已经衰败。
  • “赖有馀樽自斟酌”:幸好还有剩余的酒可以自斟自酌。
  • “尧夫非是爱吟诗”:再次强调自己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拟人:如“云疏烟淡山仍远”中的“云疏烟淡”,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津:代指洛阳,诗人的居住地。
  • 秋尽时:秋天的结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新物盛:新事物的繁荣,象征着时代的变迁。
  • 故人稀:故人稀少,象征着人际关系的疏远。
  • 云疏烟淡:形容云雾稀薄,烟气淡然,象征着宁静和淡泊。
  • 露冷天高:形容露水冰冷,天空高远,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孤独。
  • 馀樽:剩余的酒,象征着自斟自酌的豁达和自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天津”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天津 B. 洛阳 C. 北京 D. 南京 答案:B

  2. 诗中“见惯不惊新物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新事物的繁荣 B. 故人的稀少 C. 秋天的萧瑟 D. 酒的自斟自酌 答案:A

  3. 诗中“赖有馀樽自斟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悲观 B. 豁达 C. 忧郁 D. 放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作品,如《观物吟》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秋兴八首》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秋天景色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和散文,是研究其作品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