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暮
马子骧 〔清代〕
昨夜轻黄上柳枝,
东风吹出一丝丝。
明知春色留难住,
不解流莺恰怨谁。
白话文翻译:
昨夜轻柔的黄花依偎在柳枝上,
东风轻轻吹拂,带来一缕春意。
明知道春色难以长久留住,
却不明白流莺在怨恨谁。
注释:
- 轻黄:形容春天的花朵,色彩柔和。
- 柳枝:柳树的枝条,象征春天的生机。
- 东风:春风,从东方吹来,寓意春天的到来。
- 流莺:指黄莺,春季鸣唱的鸟,象征春天的快乐与生命。
- 怨谁:表达一种无奈和疑惑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子骧,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末,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叹与伤感。春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而春暮则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美好的失去。
诗歌鉴赏:
《春暮》是一首富有春意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以及对其短暂性的感慨。首句“昨夜轻黄上柳枝”,生动描绘了春夜中柳树毗邻的黄花,色彩柔和,宛如春光的轻抚。接下来的“东风吹出一丝丝”,则通过东风的轻轻吹拂,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春色无常的思考,“明知春色留难住”,诗人意识到春天如花般短暂,难以长久。最后一句“不解流莺恰怨谁”,则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沉思,流莺的哀怨似乎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感伤,春天的美好,总是伴随着失去的痛苦。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对春天及其短暂美好的深刻理解,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生命流逝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轻黄上柳枝: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黄花点缀在柳枝上,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景象。
- 东风吹出一丝丝:东风的吹拂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生动而轻柔,仿佛在诉说春天的秘密。
- 明知春色留难住:诗人意识到春天的美好是短暂的,给人一种无奈的感叹。
- 不解流莺恰怨谁:流莺的哀怨让人思考,春天的短暂是否也让自然界生灵感到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春色与流莺的结合,暗示了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无常。
- 拟人:流莺怨恨的情感赋予了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首句与次句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流畅,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伤与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枝:象征柔美与春天的生机。
- 东风:象征春天的希望与温暖。
- 流莺:象征自由与生命的美好,但又带有哀怨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轻黄”指什么?
- A. 春天的黄花
- B. 夏天的阳光
- C. 秋天的落叶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东风吹出一丝丝”中的“丝”意指什么?
- A. 细雨
- B. 温暖的春意
- C. 秋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与《春暮》的“流莺恰怨谁”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但前者更强调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而后者则表现了对短暂春色的感慨,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春天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