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州知录王殿丞》

时间: 2024-10-17 02:05:36

霜花如鹄毛,万里点枯槁。

晓入蓬池道,寒侵苏合袍。

重来社栎长,旧寄里门高。

去事黄丞相,无辞执板劳。

意思解释

送许州知录王殿丞

原文展示:

霜花如鹄毛,万里点枯槁。
晓入蓬池道,寒侵苏合袍。
重来社栎长,旧寄里门高。
去事黄丞相,无辞执板劳。

白话文翻译:

霜花像白色的鸟毛,远远看去点缀了枯枝败叶。
清晨走入蓬池的道路,寒意侵袭了苏合香袍。
再次回到社里的栎树下,旧日的寄情之地依然高耸。
关于去年的事情与黄丞相无关,我不愿再为此而操劳。

注释:

  • 霜花:霜冻后在植物上形成的白色结晶,像花一样。
  • 鹄毛:白色鸟类的羽毛,形容霜花的颜色。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景色广袤。
  • 蓬池:指蓬池之路,可能是通往某个地方的道路。
  • 苏合袍:一种用香料制作的袍子,形容温暖和贵重。
  • 社栎:指社庙旁的栎树,象征着归属和乡土情。
  • 黄丞相:历史上著名的丞相,可能指某位有名的权臣。

典故解析:

“黄丞相”可指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代表权力和政治事务。诗中提到的“去事”则暗示与政治相关的往事,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天锡,号简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现个人情感为主。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送别朋友王殿丞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往事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政治生活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霜花如鹄毛”开篇,生动描绘了清晨的寒冷与凄美,表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诗人通过对霜花的细腻描写,引出对生活的感慨,接着描绘了走入蓬池的道路,寒意侵袭,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氛围。重回旧地的情景,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最后一句提到与黄丞相的关系,意在表达诗人对政治纷扰的厌倦,传递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淡然。

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霜花—寒袍—社栎—黄丞相”的连贯,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梅尧臣在这首诗中深刻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霜花如鹄毛":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霜花的洁白,象征着清冷的初冬。
    2. "万里点枯槁":强调了霜花的广泛分布与凋零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3. "晓入蓬池道":描绘清晨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出行的氛围。
    4. "寒侵苏合袍":寒冷的天气给人以压迫感,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5. "重来社栎长":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
    6. "旧寄里门高":旧日的寄情之地依然高耸,象征着难以忘怀的过去。
    7. "去事黄丞相":提及历史人物,表明诗人与权力的距离。
    8. "无辞执板劳":表达对世俗事务的不屑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花如鹄毛”,形象生动地展现景象。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对纷繁政治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珍惜当下的思想。

意象分析:

  • 霜花:象征着寒冷与孤独,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 苏合袍:代表温暖与安宁,映射出对生活的向往。
  • 社栎:象征着根植于故土的情感,抒发对家乡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霜花像什么?

    • A. 白云
    • B. 鹄毛
    • C. 纸张
    • D. 雪花
  2. 诗中提到的“黄丞相”代表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权力与政治
    • C. 自然景色
    • D.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与梅尧臣的送别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杜甫侧重于政治动荡中的友情,而梅尧臣则在自然景色中寄托情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诗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梅尧臣等宋代诗人的作品及其分析。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背景与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