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时间: 2025-01-08 21:46: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许公运国储,岁入六百万,上莫究所来,下莫有剥怨。
十年无纤乏,功利潜亦建。昨除侍从官,卿为磨世钝。
比於以舌得,此岂愧物论。较量多少间,未足数刘晏。
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筭。欲倍即能倍,但勿惑谤讪。
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要付与权衡,一切出果断。
呜呼任智力,长短固有限。制财犹制合,太甚则生乱。
公譬淮阴侯,多多自益办。我今听甚谈,夜去为扼腕。
书之俟采诗,咨访不可缓。
白话文翻译
许公掌管国家的储备,年收入六百万,没人追究其来源,也没有人对他有怨言。
十年来没有任何纤细的缺乏,潜在的功利也在建立。昨天我被除去侍从官的职务,而你却使我对世事变得迟钝。
与用舌头获得的相比,这算得上是什么呢?相较于刘晏的成就,根本不值一提。
大计如果窘迫费钱,为什么不事先做个预算呢?想要翻倍就可以翻倍,但不要被谣言惑住。
扰民是可以剥夺的,食官是可以驱逐的。要把这一切都交给权衡,必须果断决策。
唉,任凭智力,长短总是有限的。控制财富就如同控制事务,过度则会生乱。
公可以比作淮阴侯,自己多多自利。我现在听到的这些谈话,夜里让我叹息不已。
将这些写下来等待采纳,咨询和访问不可延缓。
注释
- 许公:指许发运,南宋时期的官员,掌握国家财政。
- 六百万:指的是年收入,反映国家的财政状况。
- 刘晏:历史人物,以才干和成就著称。
- 淮阴侯:指的是汉代的淮阴侯韩信,象征军事才能和成就。
- 扼腕:形容因事不如意而感到惋惜或痛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诗歌创作上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梅尧臣的作品大多表现对现实的思考及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财政与民生问题严峻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许公的财政管理进行反思,表达了对官员职务与权力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许公的财政管理为切入点,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官员责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许公年收入的夸耀,揭示了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然而,诗中提到“上莫究所来,下莫有剥怨”,则暗示了对财政来源的质疑与下层民众的不满。这种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与官员的责任。
诗中提到的“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进一步强调了权力与民生之间的关系,指责官员若不审慎行事,将可能造成民众的困扰和苦难。最后,通过对历史人物淮阴侯的比较,诗人表达了对自利与责任的思考,反映出对未来治理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许公运国储,岁入六百万:许公负责国家的财储,年收入达到六百万,显示其管理的成效。
- 上莫究所来,下莫有剥怨:上层没有追究收入来源,下层也没有对他产生怨恨,显示出表面的和谐。
- 十年无纤乏,功利潜亦建:十年来没有出现小的缺乏,潜在的利益也在逐步建立,反映了管理的成功。
- 昨除侍从官,卿为磨世钝:刚刚被解除职务,感到对世事的敏感度下降。
- 比於以舌得,此岂愧物论:与口才之人相比,我这种情况岂能感到羞愧。
- 较量多少间,未足数刘晏:与刘晏相比,自己的成就显得微不足道。
- 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筭:大计若感到困窘,何不提前做预算?
- 欲倍即能倍,但勿惑谤讪:希望翻倍就能翻倍,但不要被流言所惑。
- 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扰民的行为可以被剥夺,食官的行为可以被驱逐。
- 要付与权衡,一切出果断:一切都要交由权衡,决策需果断。
- 呜呼任智力,长短固有限:唉,任凭智慧,能力总是有限的。
- 制财犹制合,太甚则生乱:控制财富如同控制事务,过度则会导致混乱。
- 公譬淮阴侯,多多自益办:可以借鉴淮阴侯,自己多多自利才能办好事。
- 我今听甚谈,夜去为扼腕:我今晚听了这些谈话,不禁感到惋惜。
- 书之俟采诗,咨访不可缓:将这些写下来以待采纳,咨询与访问不可耽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制财”比作“制合”,形象地表达了对财富管理的看法。
- 对仗:诗中有不少对偶句,如“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句式,强调诗人对官员责任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官员职务的反思与对国家治理的关心,强调了透明与责任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许公的财政管理,引发了对权力与民生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传达了对未来治理的期待与警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许公:象征着权力与责任。
- 淮阴侯:象征着军事才能与成就的典范。
- 六百万:代表国家的财政收入与财富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许公的年收入是多少?
- A. 二百万
- B. 四百万
- C. 六百万
- D. 八百万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淮阴侯是指谁?
- A. 韩信
- B. 刘备
- C. 曹操
- D. 孙权
-
诗中提到“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的意思是什么?
- A. 只要扰民就能夺取财富
- B. 扰民的行为必须受到惩罚
- C. 食官的行为可以被忽视
- D. 民众可以剥夺官员的财产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表达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慨。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民生与社会问题,杜甫的诗更为悲悯,梅尧臣则更加理性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梅尧臣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集。
- 《古诗文鉴赏》: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