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田家 其三
作者:梅尧臣 〔宋代〕
荒村人自乐,颇足平生心。
朝饭露葵熟,夜舂云谷深。
采山持野斧,射鸟入烟林。
谁见秋成事,愁蝉复怨砧。
白话文翻译:
荒凉的村庄中,人们自得其乐,十分满足自己的生活。
早晨吃着露水浸润的葵菜,夜晚在云雾深处碾米。
采集山间的木材,拿着野斧,射击飞鸟,进入烟雾缭绕的林间。
谁能看到秋天的成果,愁苦的蝉声又在怨恨砧板的敲击。
注释:
- 荒村:指偏僻的村庄,荒凉而宁静。
- 自乐:自得其乐,自己乐于其中。
- 平生心:平生所想,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 露葵:露水浸润的葵菜,象征自然的丰饶。
- 夜舂:夜晚磨米,表现农家辛勤的生活。
- 烟林:烟雾缭绕的森林,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愁蝉:愁苦的蝉鸣,表达秋天的萧瑟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梦符,号白华,宋代诗人。他以田园诗闻名,强调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他的作品多反映农村生活、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田家 其三》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民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田家 其三》通过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农民的简单生活与内心的满足。诗的开头通过“荒村人自乐”引入,描绘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村民们虽然处于偏僻之地,却能自得其乐。接着,诗人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早晨的葵菜和夜晚的磨米,展现了农人的勤劳与对自然恩赐的感知。接下来的“采山持野斧,射鸟入烟林”则描绘了农民的日常活动,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最后一句“谁见秋成事,愁蝉复怨砧”,在描绘秋收的同时,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生活艰辛的无奈,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同时,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村人自乐:描绘了村民在偏僻乡村中自得其乐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 颇足平生心:进一步强调这种生活状态让村民感到心满意足。
- 朝饭露葵熟:通过早餐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恩赐与质朴的生活。
- 夜舂云谷深:夜晚的磨米活动,体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坚持。
- 采山持野斧:强调农民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他们的劳作精神。
- 射鸟入烟林:描绘了乡村的生活景象,表现出一种奔放与自由。
- 谁见秋成事:感叹收获季节的到来,暗含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 愁蝉复怨砧:用蝉的愁鸣和砧板的敲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朝饭露葵熟,夜舂云谷深”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如“烟林”、“愁蝉”等意象运用恰到好处,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田园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宁静田园生活的赞美,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生活艰辛的深思。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荒村:象征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环境。
- 露葵:代表自然的馈赠,体现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 云谷:表现出自然的深邃与神秘。
- 愁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荒村人自乐”意指什么? A. 村民感到孤独
B. 村民对生活感到满足
C. 村民忙于工作
D. 村民追求富贵 -
“夜舂云谷深”中“舂”字的意思是: A. 朝
B. 磨米
C. 收割
D. 砍伐 -
诗中“谁见秋成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丰收的期待
B. 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田园生活,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在自然景色中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状态,与梅尧臣的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