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余驾部江州
梅尧臣 〔宋代〕
内史九江行,潦收波已清。
何时鷁舟上,远见炉峰迎。
野色连葭菼,秋香荐橘橙。
寒潮如特送,不肯过湓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九江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对友人的送别情感。诗的开头提到江水已经退去,水面清澈,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想象着在某个时刻,坐在小船上,远远望见炉峰的情景。接下来描述了野外的景色,芦苇和秋天的香气,橘子和橙子的果香扑鼻而来。最后,寒潮似乎是特意送来,不愿意经过湓城,增添了几分寒意与离别的惆怅。
注释
- 内史:指古代官职,这里指的是当时的官员。
- 潦:指水流、涟漪。
- 鷁舟:一种小舟。
- 炉峰:指特定的自然山峰,可能是当地的著名景点。
- 葭菼:芦苇和菅草等植物。
- 荐:这里意为“散发”。
- 寒潮:指寒冷的气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离别之情,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竹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作品兼具情感与自然描写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梅尧臣在送别友人(余驾部)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珍重与不舍,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九江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诗歌鉴赏
诗的开头便以“内史九江行”引入,设定了地点和背景,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关注和关心。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潦收波已清”来描绘江水退去后的宁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在“何时鷁舟上,远见炉峰迎”的句子中,诗人不仅在描绘景色,更在表达一种期盼和渴望,似乎希望能够与友人共享这一美好的时刻。
接下来的“野色连葭菼,秋香荐橘橙”,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秋天的气息通过橘子和橙子的香气扑面而来,传递了浓烈的思乡情与对友人的深情留恋。最后一句“寒潮如特送,不肯过湓城”,则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惆怅,寒潮的来临仿佛预示着离别的苦涩。
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景色中渗透着深情,表现了友情的珍贵,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内史九江行”:提及特定的地方,表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情。
- “潦收波已清”:描绘水面清澈的宁静,展现自然之美。
- “何时鷁舟上,远见炉峰迎”:表达期待和希望的心情。
- “野色连葭菼,秋香荐橘橙”:通过香气和色彩描绘秋天的富饶之美。
- “寒潮如特送,不肯过湓城”:用寒潮的意象增强离别的惆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潮如特送”,将寒潮比作送别的情感。
- 拟人:寒潮被赋予了“特意”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与对友人的送别,表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 野色: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香气:代表着秋天的丰收与情感的缠绵。
- 寒潮:象征着离别的惆怅与人生的寒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梅尧臣
- D) 白居易
-
在诗中,诗人期待在何时何地与友人重聚?
- A) 在江边
- B) 在炉峰
- C) 在湓城
- D) 在秋天
-
"寒潮如特送"中的“寒潮”指的是什么?
- A) 冷空气
- B) 大雨
- C) 雪
- D) 风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对比梅尧臣的《送余驾部江州》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梅尧臣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梅尧臣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