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

时间: 2025-01-19 22:43:28

薄云卷雨凉成阵。

雨晴陡觉荷香润。

波影淡塞星。

水边镫火明。

白萍洲上路。

几度来还去。

彩枕恨茫茫。

笛声依夜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云卷雨凉成阵。
雨晴陡觉荷香润。
波影淡塞星。
水边镫火明。
白萍洲上路。
几度来还去。
彩枕恨茫茫。
笛声依夜长。

白话文翻译:

薄薄的云层卷动,雨水成阵,空气变得凉爽。
雨停之后,突然感受到荷花的香气更加浓郁。
水面波光闪烁,似乎遮住了星星的光辉。
水边的灯火明亮而温暖。
在白萍洲上,我走过几次,来去无定。
彩色的枕头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惆怅。
夜深人静,笛声悠长,仿佛在诉说着离愁。

注释:

  • 薄云:指薄薄的云层,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荷香:荷花的香气,常常与夏天的景象联系在一起。
  • 波影:水波的影子,波光粼粼。
  • 白萍洲:白萍洲是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典雅与幽静。
  • 彩枕:色彩斑斓的枕头,象征梦境与情感的寄托。
  • 笛声:笛声在夜晚显得格外动人,常常与思念和孤独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境,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夜宿余家楼,借助笛声勾起内心的感触,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与离愁的感叹。

诗歌鉴赏:

《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象和诗人内心情感的词作。开篇以“薄云卷雨凉成阵”描绘了一个凉爽的夜晚气氛,令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接着,诗人通过“雨晴陡觉荷香润”表达出雨后荷花的芬芳,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美丽的荷塘之中。

随后,“波影淡塞星”一句,水面的波光映衬着星空,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夜景,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却也隐含着诗人的孤独与惆怅。“水边镫火明”则描绘出灯火的温暖,仿佛给予了诗人一丝慰藉,但这种慰藉是短暂的,终究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接下来的“白萍洲上路,几度来还去”展示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他频繁的归去与离开,心中充满了迷茫与失落。而最后一句“笛声依夜长”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笛声在夜中悠扬,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也是对离别的无尽思念。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云卷雨凉成阵:描绘了夜晚的天气,薄云和阵雨带来了凉爽的感觉。
  • 雨晴陡觉荷香润:雨后荷花的香气变得更加明显,传达出一种清新和舒适的感受。
  • 波影淡塞星:水面波光闪烁,遮住了星星的光辉,暗示夜的宁静和隐秘。
  • 水边镫火明:水边的灯火明亮,给予人温暖的感觉。
  • 白萍洲上路:白萍洲的路象征着诗人的游历与流连。
  • 几度来还去:反复的来去,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无奈。
  • 彩枕恨茫茫:彩色的枕头上充满了惆怅,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失落。
  • 笛声依夜长:笛声在夜中悠扬,既是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也是对孤独与离愁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结合,增强了意境。
  • 对仗:如“雨晴”“荷香”对比鲜明,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宁静的向往、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无常与离愁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雨、荷香:自然元素,象征着生命的清新与变化。
  • 波、星、火:水面与夜空的意象,暗示着孤独与温暖的对比。
  • 白萍洲、彩枕: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内心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荷香”是在哪种天气后更为明显的?
    A. 雨后
    B. 晴天
    C. 风天

  2. “几度来还去”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快乐
    B. 无奈
    C. 兴奋

  3. 笛声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友谊
    B. 离愁
    C. 欢笑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与《菩萨蛮》的“几度来还去”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体现了古代诗词中相似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韩元吉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