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时间: 2025-01-04 10:13:00

世人何恶死,死必胜於生。

劳劳尘土中,役役岁月更。

大寒求以{左日右奥},大暑求以清。

维馁求以饁,维渴求以觥。

其少欲所惑,其老病所婴。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释子外形骸,道士完髓精。

二皆趋死途,足以见其情。

遗形得极乐,升僊上玉京。

是乃等为死,安有蜕骨轻。

日中不见影,阳魂与鬼并。

庄周谓之息,漏泄理甚明。

仲尼曰焉知,不使人道倾。

此论吾得之,曷要世间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歌行
作者:梅尧臣 〔宋代〕

世人何恶死,死必胜於生。
劳劳尘土中,役役岁月更。
大寒求以左日右奥,大暑求以清。
维馁求以饁,维渴求以觥。
其少欲所惑,其老病所婴。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释子外形骸,道士完髓精。
二皆趋死途,足以见其情。
遗形得极乐,升僊上玉京。
是乃等为死,安有蜕骨轻。
日中不见影,阳魂与鬼并。
庄周谓之息,漏泄理甚明。
仲尼曰焉知,不使人道倾。
此论吾得之,曷要世间行。

白话文翻译

世人为何要厌恶死亡呢?死亡必定胜于生存。在这尘土纷扰的世界中,岁月如梭,辛劳不息。寒冷的冬天里,我们渴望温暖;炎热的夏天里,我们渴望清凉。饥饿时需要食物,口渴时需要饮水。少欲的人容易受迷惑,老病的人则被困扰。富贵的人受法律的束缚,贫贱的人则害怕惩罚。生活如此艰苦,死后就可以一切平等。释迦牟尼超脱了肉身,道士则追求灵魂的精髓。他们都走向死亡的道路,足以看出他们的心境。遗弃形体可以得到极乐,升仙到玉京。这样的死亡都是平等的,怎么会有轻重之分呢?白天时看不见影子,阳光下的灵魂与鬼魂并存。庄子称之为“息”,这种道理是极其明了的。孔子说:你怎么知道,不让人们的道德倾斜呢?我得到了这样的道理,何必再去追求世间的名利。

注释

  • 释子:指释迦牟尼,佛教的创立者。
  • 道士:指修道之士,追求道教的修行者。
  • 极乐:指极乐世界,佛教中指极乐净土。
  • 阳魂与鬼并:阳魂指生者的魂魄,鬼则是亡者的灵魂。
  • 庄周:指庄子,庄子学派的创立者,其哲学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和道的自然性。
  • 仲尼:指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咏物诗和抒情诗著称。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关注人生哲理和自然景物。梅尧臣在生前曾被任命为官员,参与政治,但他的诗歌创作更为人所称道。

创作背景

《长歌行》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时期。诗中通过对生死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看淡和对超脱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长歌行》是一首哲理性的诗作,通过对生死的思考,揭示了生活的无奈与死亡的解脱。诗中开头便提出“世人何恶死”,引发读者对生与死的思考。诗人在描绘日常生活的辛苦与困扰后,转而探讨死亡的意义,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反而是解脱的途径。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健康与疾病,诗人指出,人生的痛苦在于对物质的追求与欲望的羁绊,而死亡则是一种平等的解脱。

诗中多次提到“释子”和“道士”,暗示了两种超脱生死的追求方式,体现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诗人用“日中不见影”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生与死的关系,强调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存在。整首诗中通过平实的语言,融合了丰富的哲理思考,使其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人何恶死,死必胜於生。
    人们为何要厌恶死亡呢?死亡总比生存来得更有意义。

  2. 劳劳尘土中,役役岁月更。
    在尘世中辛劳奔波,岁月一天天地消逝着。

  3. 大寒求以左日右奥,大暑求以清。
    冷天希望得到温暖,热天渴望清凉。

  4. 维馁求以饁,维渴求以觥。
    饥饿时渴望食物,口渴时需要饮水。

  5. 其少欲所惑,其老病所婴。
    少欲的人容易被迷惑,老病的人则被困扰。

  6.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富贵的人受法律的束缚,贫贱的人则害怕惩罚。

  7.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既然生活如此艰辛,死后就应当一切平等。

  8. 释子外形骸,道士完髓精。
    释迦牟尼超脱了肉身,道士则追求灵魂的精髓。

  9. 二皆趋死途,足以见其情。
    他们都走向死亡的道路,可以看出他们的心境。

  10. 遗形得极乐,升僊上玉京。
    遗弃形体可以得到极乐,升仙到玉京。

  11. 是乃等为死,安有蜕骨轻。
    这样的死亡都是平等的,怎么会有轻重之分呢?

  12. 日中不见影,阳魂与鬼并。
    白天时看不见影子,阳光下的灵魂与鬼魂并存。

  13. 庄周谓之息,漏泄理甚明。
    庄子称之为“息”,这种道理是极其明了的。

  14. 仲尼曰焉知,不使人道倾。
    孔子说:你怎么知道,不让人们的道德倾斜呢?

  15. 此论吾得之,曷要世间行。
    我得到了这样的道理,何必再去追求世间的名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中不见影”表达了生死之间的关系。
  • 对比:通过富贵与贫贱、健康与疾病的对比,突出人生命的苦与乐。
  • 排比:如“寒求”、“暑求”、“馁求”、“渴求”,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死的深刻反思,强调了物质欲望的束缚和死亡的平等性,提倡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对生存困境的描绘,传达出对死亡的理解和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解脱和超越。
  • 阳魂:代表生者的灵魂,强调生与死的共存。
  • :亡者的灵魂,象征着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与敬畏。
  • 释子、道士:两种追求超脱的代表,体现了不同的生命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释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释迦牟尼
    • C. 老子
  2. 诗人认为生活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 A. 生病
    • B. 物质欲望的追求
    • C. 贫穷
  3. 诗中提到的“阳魂”与“鬼”代表什么?

    • A. 生与死的关系
    • B. 财富与贫穷
    • C. 好与坏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哲理。
  • 《将进酒》:李白的豪放之作,探讨人生的短暂与及时行乐。

诗词对比

  • 《长歌行》与《静夜思》对比:前者侧重于生死哲理,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收录与解读。
  • 《古诗文精选》:包含多位古代诗人的经典作品及其解析。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长歌行》这首诗的内涵与价值。

相关诗句

世人何恶死,死必胜於生。下一句是什么

劳劳尘土中,役役岁月更。上一句是什么

劳劳尘土中,役役岁月更。下一句是什么

大寒求以{左日右奥},大暑求以清。上一句是什么

大寒求以{左日右奥},大暑求以清。下一句是什么

维馁求以饁,维渴求以觥。上一句是什么

维馁求以饁,维渴求以觥。下一句是什么

其少欲所惑,其老病所婴。上一句是什么

其少欲所惑,其老病所婴。下一句是什么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上一句是什么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下一句是什么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上一句是什么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下一句是什么

释子外形骸,道士完髓精。上一句是什么

释子外形骸,道士完髓精。下一句是什么

二皆趋死途,足以见其情。上一句是什么

二皆趋死途,足以见其情。下一句是什么

遗形得极乐,升僊上玉京。上一句是什么

世人何恶死,下一句是什么

死必胜於生。上一句是什么

死必胜於生。下一句是什么

劳劳尘土中,上一句是什么

劳劳尘土中,下一句是什么

役役岁月更。上一句是什么

役役岁月更。下一句是什么

大寒求以{左日右奥},上一句是什么

大寒求以{左日右奥},下一句是什么

大暑求以清。上一句是什么

大暑求以清。下一句是什么

维馁求以饁,上一句是什么

维馁求以饁,下一句是什么

维渴求以觥。上一句是什么

维渴求以觥。下一句是什么

其少欲所惑,上一句是什么

其少欲所惑,下一句是什么

其老病所婴。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