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自感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6 22:30: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营营休得笑飞蝇,恨我疏慵学未能。
热泪同枯风里烛,寒心久抱雪中冰。
人无乐境思为鬼,家有慈亲敢作僧。
夜坐雨斋空若寺,一檠如对佛前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前两句提到,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不要嘲笑那些像飞蝇一样的人,作者感到自己因为懒惰和疏忽而未能好好学习。接着,诗人用“热泪”和“枯风”描绘了自己在困境中流泪的无奈和孤独,像蜡烛在风中摇曳一样脆弱。“寒心”则表达了自己内心冷漠而又痛苦的状态。“人无乐境思为鬼”意指在没有快乐的地方,人就像无形的鬼一样游荡。最后,诗人描绘了在雨夜的斋堂中独坐,环境空旷如同寺庙,烛光微弱如同佛前的灯。
注释:
- 营营:忙忙碌碌的样子。
- 飞蝇:比喻那些琐碎无用的人。
- 疏慵:指懒散和粗心。
- 热泪同枯风里烛:意指在困境中泪水与孤独的结合。
- 寒心:心情冷酷,缺乏温暖。
- 乐境:快乐的境地。
- 作僧:比喻出家为僧,远离尘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榕,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诗作表达情感和哲思而受到后人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生活中的某个雨夜,可能是表达他在孤独中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压力和个人的内心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潘榕对生命和内心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营营休得笑飞蝇”揭示了社会中忙碌与琐碎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批判那些只在表面上追求名利的人。在随后的句子里,他表达了对自己懒惰的痛惜,流泪与孤独交织,展现出深深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突出,如“热泪同枯风里烛”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的脆弱与无助。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对人性的思考,指出在缺乏快乐的境地中,人就像游荡的鬼魂,失去了归属感。最后的几句将场景转至雨夜斋堂,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孤独,烛光暗淡如同信仰的微光,给予诗人一丝慰藉。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和意象的交融中,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营营休得笑飞蝇”:告诫人们应避免嘲笑那些琐碎的人。
- “恨我疏慵学未能”:自责未能认真学习,感到懊悔。
- “热泪同枯风里烛”:在困境中泪水与孤单交织,像烛光一样脆弱。
- “寒心久抱雪中冰”:内心的冷漠和痛苦长久未解。
- “人无乐境思为鬼”:没有快乐的人就像幽灵一样游荡。
- “家有慈亲敢作僧”:在有慈爱的家庭中,诗人不愿出家为僧。
- “夜坐雨斋空若寺”:在雨夜中独自坐在斋堂,感受到宁静。
- “一檠如对佛前灯”:烛光微弱,犹如佛前的灯光,带来一丝安慰。
-
修辞手法:
- 比喻:“热泪同枯风里烛”将泪水与蜡烛的脆弱结合,生动表现诗人的无助。
- 对仗:“寒心久抱雪中冰”用对仗的方式加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无奈展开,探讨了人际关系与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生活和学习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雨夜:象征着孤独和思考的时刻,营造出一种神秘且沉静的氛围。
- 蜡烛:象征着脆弱的生命和希望,暗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坚持。
- 佛前灯:象征信仰与内心的宁静,反映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飞蝇”是比喻什么?
A. 忙碌的人
B. 无用的人
C. 生活的琐碎
D. 学习的困难 -
诗人在“寒心久抱雪中冰”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厌倦
C. 冷漠与痛苦
D. 忍耐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一檠如对佛前灯”意指什么?
A. 对佛的信仰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D.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探讨孤独与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与无奈。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杜甫:李白的诗多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而杜甫则更多展现现实主义的悲悯情怀。两者在表达孤独和内心挣扎时,风格各异,情感表达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