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梧叶堕新秋,西风客子愁。
一年经乱世,八口寄嘉州。
萍梗悲中泪,松楸望里眸。
曰归归未得,乡里日悠悠。
白话文翻译
梧桐树的叶子在新秋时节纷纷落下,西风吹来,令旅居他乡的我倍感愁苦。经历了一年动荡的时光,家中八口人寄居在嘉州。水萍的根在悲伤中流下眼泪,松树和楸树的目光里满是思乡的情愫。常常想着归去,却始终未能如愿,乡里的日子却是漫长而悠悠。
注释
字词注释
- 梧叶:指梧桐树的叶子,常用以象征秋天。
- 堕:掉落、落下。
- 西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有萧瑟的感觉。
- 客子:在外漂泊的人,游子。
- 愁:忧愁,愁苦。
- 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古称嘉州。
- 萍梗:水萍的根部,这里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表现思乡之情。
- 曰归:常常想归去。
典故解析
- 梧桐叶落:古诗中常用梧桐树象征离别与思乡,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中写道:“对海而歌,何必问梧桐。”
- 乱世:指战乱或动荡的时代,反映了诗人所经历的社会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榕,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动荡,风格清丽而富有情感。他的诗歌常常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深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作者身为游子,经历了乱世中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立秋》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深刻的诗。诗中通过梧叶的落下、秋风的吹拂,营造出了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以“客子”自称,展现了他身为游子的孤独与愁苦,尤其是在经历了一年动荡之后,愈发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八口寄嘉州”,不仅仅是对家庭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家庭的脆弱与不易。诗人通过“萍梗悲中泪”,展示了漂泊生涯的悲伤与无奈,水萍的根象征着流浪者的无根状态,表现出对家乡的依恋与无能为力的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曰归归未得,乡里日悠悠”收尾,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又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惆怅。诗人在立秋之际,以自然的变化为背景,映射出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情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梧叶堕新秋:描绘秋天的景象,梧桐叶的落下象征着季节的变迁,暗含离别的情绪。
- 西风客子愁:西风的吹拂让身为客子的诗人更加愁苦,西风在古诗中常常代表秋天的来临和孤独的情感。
- 一年经乱世:回顾过去一年,经历了动荡不安的生活,感慨万千。
- 八口寄嘉州:八口人寄住在嘉州,表现出家庭的分散和生活的不易。
- 萍梗悲中泪:水萍的根在悲伤中流泪,象征着无根的漂泊与孤独的情感。
- 松楸望里眸:松树与楸树的目光中流露出对游子的思念,借用植物的形象表达情感。
- 曰归归未得:常常想着归乡,却一直无法实现,表现出无奈和期盼。
- 乡里日悠悠:对故乡的日子充满悠长的思念,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对家乡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季节变化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意。
- 拟人:松楸的目光赋予了植物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曰归归未得,乡里日悠悠”,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思乡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个人的情感和命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叶:象征秋天与离愁。
- 西风:代表孤独与思念。
- 萍梗:象征漂泊与无根状态。
- 松楸:表达思乡之情。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秋天的孤独
C. 夏天的炎热 -
“八口寄嘉州”中“八口”指的是?
A. 兄弟姐妹
B. 家庭成员
C. 朋友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思乡与孤独
C. 喜庆节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流浪中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立秋》与《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均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但《立秋》更多体现了对秋天的感受与孤独,而《月夜忆舍弟》则更侧重于兄弟间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所蕴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