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词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4 06:03:44

疏树。

疏树。

黄叶乱飘江路。

西风吹鬓飕飕。

景色浑如去秋。

秋去。

秋去。

塞外远人归未。

意思解释

转应词二首 其一

作者: 徐庸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疏树。疏树。黄叶乱飘江路。西风吹鬓飕飕。景色浑如去秋。秋去。秋去。塞外远人归未。

白话文翻译:

稀疏的树木,稀疏的树木,黄叶在江路上纷纷飘落。西风吹拂,头发飘荡作响,景色仿佛又回到了去秋的时节。秋天已经过去,秋天已经过去,边塞的远方归来的人还未到达。

注释:

  • 疏树: 稀疏的树木,象征秋天的凋零。
  • 黄叶: 秋天的落叶,暗示时间的流逝。
  • 西风: 秋冬季节的风,带来萧索的气息。
  • 鬓飕飕: 形容风吹动头发,发出声音,表现出风的凉意。
  • 塞外远人: 指边塞的游子或士兵,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塞外远人”可与古代诗词中的离愁别绪相呼应,常常用来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亲人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庸,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及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黄叶飘落的季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转应词二首 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日景象,诗人以“疏树”和“黄叶”开篇,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树木的稀疏和黄叶的飘散,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接着,西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凉意,也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无情,景色的无常。

“景色浑如去秋”一句,强烈地传达出对过去的怀念,诗人似乎在追忆曾经的美好。最后一句“塞外远人归未”,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期待。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从自然景色升华到人文情怀,使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徐庸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疏树。疏树。”: 重复强调树木的稀疏,营造出孤寂的秋日景象。
    • “黄叶乱飘江路。”: 描绘了秋叶飘落的场景,表现出时光的流逝。
    • “西风吹鬓飕飕。”: 通过拟人的手法,让风有了声音,增强了秋季的萧瑟感。
    • “景色浑如去秋。”: 传达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景色与心境相互映照。
    • “秋去。秋去。”: 重复表达秋天的离去,突显时间的无情。
    • “塞外远人归未。”: 结尾引入思乡之情,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 “景色浑如去秋”,将当前的景色比作过去的秋天,增强了怀旧的情感。
    • 拟人: “西风吹鬓飕飕”,赋予风以人的特征,增强了诗歌的动感。
    • 对仗: 语句结构对称,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主题围绕着孤寂和怀旧,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 疏树: 象征孤独与时光的流逝。
  • 黄叶: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 西风: 象征季节的变迁与内心的情感波动。
  • 远人: 代表着思念与牵挂,唤起对亲情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疏树”主要象征什么?

    • A. 丰富的生命
    • B. 孤独与时光的流逝
    • C. 春天的生机
    • D. 暴风雨的来临
  2. “塞外远人归未”中“远人”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亲人
    • C. 诗人的爱人
    • D. 诗人的敌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徐庸的《转应词二首 其一》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徐庸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庸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徐庸的诗词及其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