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去。人去。影也留他不住。晚来风倦帘旌。又见花前月明。明月。明月。何苦阴晴圆缺。
白话文翻译:
人已经离去,影子也无法留住。傍晚时分,微风轻拂,帘幕已显得疲倦。又看到花前明月,明月啊,明月,你何必因阴晴圆缺而忧伤呢?
注释:
- 人去:人已经离开。
- 影也留他不住:影子也无法留住他,形容人离去的无奈。
- 晚来风倦帘旌:晚上的风也感到疲倦,帘子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离愁。
- 花前月明:花前的月光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何苦阴晴圆缺:明月难得,月亮的阴晴圆缺何必让人忧伤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约1671年-约1735年),清代诗人,字子美,号云卿,籍贯不详,生于福建,后居于扬州。吴藻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擅长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转应词》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思考。创作环境中,社会动荡和人际关系的疏离使得作者对人情冷暖有了更深的体悟。
诗歌鉴赏:
《转应词》是吴藻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情感的一首作品。全诗通过“人去”和“影留”的对照,直接揭示了离别的无奈与伤感。诗中“晚来风倦帘旌”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心情的疲惫。接着,诗中的“花前月明”则转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明月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不仅象征着美丽与宁静,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最后一句“何苦阴晴圆缺”则是对人世间情感的哲思,月亮的变化如同人生的起伏,作者希望人们不要为此而烦恼,反而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虽然有些忧伤,却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哲理,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接受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吴藻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去:直接表达了人离去的状态,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影也留他不住:影子无法留住人,强调了离别的无奈。
- 晚来风倦帘旌:晚风轻拂,帘幕摇曳,增加了时间的沉淀感。
- 又见花前月明:在这样的时刻,依然能看到美丽的花和明亮的月,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依然存在。
- 明月:反复提及,表达对明月的向往与思考。
- 何苦阴晴圆缺:对人生变化的感慨,提醒人们不必为此忧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去”和“影也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风倦”赋予了自然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反复:“明月”一词的重复,加强了对该意象的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对明月的哲思,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人: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影:意指虚幻与留不住的东西。
- 风: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 帘:象征着生活的遮挡与不易。
- 花:美好的事物,代表生活中的乐趣。
- 月:象征着情感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人去”的含义是什么?
- A. 人回来了
- B. 人离开了
- C. 人走了一会儿
- D. 人在这里
-
“晚来风倦帘旌”的描写给人什么感觉?
- A. 欢快
- B. 紧张
- C. 宁静
- D. 恐怖
-
明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丽与无常
- C. 战争
- D. 友谊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吴藻的《转应词》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故乡的思念。这两首诗在意象上都使用了明月,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