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三 白荷花》
时间: 2025-01-04 13:00: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三 白荷花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玉水瑶池,了不见嫣紫奼红。
波如镜洛妃微步,罗袜凌空。
獭髓补完花缺处,鹭丝难辨月明中。
又晓凉亭榭悄无人,清露浓。
珠盘净,妆粉融。
雅宜称,水精宫。
记藐姑冰雪,曾几相逢。
西子那因朱得姓,虢姨都道玉为容。
羡素娘兼有美人名,君子风。
白话文翻译
在那玉水瑶池旁,已看不到嫣红的荷花。波光如镜,映照着洛妃轻盈的步伐,罗袜在空中飞舞。獭髓虽能补齐花瓣的缺失,然而在皎洁的月光下,白鹭的羽毛却难以分辨。清晨时分,凉亭和楼阁显得寂静无人,清露依旧浓厚。珠盘干净,妆粉渐渐融化。这里雅致得像水晶宫殿。记得那次在冰雪覆盖的藐姑山曾与她相遇。西子为何以朱姓为名,虢姨都说她的美貌如玉。羡慕素娘不仅有美丽的名字,还有君子的风范。
注释
- 玉水瑶池:指的是美丽的水域,常用来形容仙境。
- 嫣紫奼红:形容荷花的色彩鲜艳美丽。
- 洛妃:传说中的美女,代表优雅的姿态。
- 獭髓:獭的骨髓,古人用以形容珍贵的材料。
- 鹭丝:白鹭的羽毛,象征着洁白和纯净。
- 凉亭榭:指凉亭和楼阁,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 藐姑冰雪:指藐姑山,意指高洁的女子。
- 西子:指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虢姨:指古代的美人,代表着传统美的象征。
- 素娘:指的也是一种美丽的女子,象征着高洁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生平多游历名山大川,创作了多首描绘自然和人文的诗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与对美人情感的追忆交织,表现出一种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
樊增祥的《满江红 其三 白荷花》是一首充满柔美意象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荷花的高洁与优雅。词的开头便以“玉水瑶池”引入,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随后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渴望。诗中“波如镜洛妃微步,罗袜凌空”生动地描绘了水面的宁静与荷花的轻盈,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美丽的爱情传说。
接下来的“獭髓补完花缺处,鹭丝难辨月明中”更是深化了这种美的感受,虽有美好之物,但仍有缺憾,象征着人世间的无常与追求中的遗憾。而“又晓凉亭榭悄无人,清露浓”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之美,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更增添了几分清雅。
最后,词中通过对西子、虢姨、素娘的提及,传达出一种对美的向往与羡慕,亦是对古代美人千古流传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美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水瑶池: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美丽场景。
- 了不见嫣紫奼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感。
- 波如镜洛妃微步:形象化地描绘了水面平静如镜,映衬出女子的优雅。
- 罗袜凌空:将女子的轻盈和优雅进一步强调。
- 獭髓补完花缺处:象征着对美的追求,却又有缺失。
- 鹭丝难辨月明中:在明月之下,白鹭的美丽难以分辨,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又晓凉亭榭悄无人: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孤寂。
- 清露浓:细致的描绘出早晨的气氛。
- 珠盘净,妆粉融:象征着美的消逝与无常。
- 雅宜称,水精宫:赞美这个地方的雅致。
- 记藐姑冰雪:引入个人经历,增添情感的真实感。
- 西子那因朱得姓:提及西施,传达对美的追溯。
- 虢姨都道玉为容:赞美美人的美貌。
- 羡素娘兼有美人名,君子风:表达对这种美的羡慕。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玉水瑶池”比喻出理想的美景。
- 拟人:水面如镜,赋予了水面生命感。
- 对仗:如“凉亭榭悄无人,清露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的向往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性之美的深思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美丽和高洁。
- 凉亭:象征宁静与孤寂。
- 西子与素娘:象征古代美人的典范,代表理想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洛妃”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仙女
c. 历史人物 -
“清露浓”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清晨的宁静
b. 雨后的清新
c. 黄昏的幽静 -
诗中提及的“素娘”代表什么? a. 诗人的爱人
b. 美丽的名字
c. 高洁的气质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樊增祥的《满江红 其三 白荷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怀念,但樊增祥更注重于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哲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作者:李明
- 《清代诗人研究》作者:张华
- 《古诗词选读与赏析》作者: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