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

时间: 2025-01-19 19:48:56

大王之所爱,贱妾与骓马。

时违骓不逝,妾生胡为者。

伏剑君马前,待君黄泉下。

持此报君恩,别泪不须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姬
作者: 边汝元 〔清代〕

大王之所爱,贱妾与骓马。
时违骓不逝,妾生胡为者。
伏剑君马前,待君黄泉下。
持此报君恩,别泪不须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虞姬对她所爱的王的深情和忠诚。她自谦地称自己为贱妾,认为自己与骓马(良马)同样珍贵。可是良马时常无法快跑,自己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她宁愿在王的马前伏剑,等待与王在黄泉之间的重聚。她会持此剑来报答王的恩情,临别时不需要流下眼泪。

注释

  • 骓马: 骓,指的是良马,常用来比喻优秀的伴侣或伴随者。
  • 伏剑: 伏下剑,表示决心自杀,以示对王的忠诚。
  • 黄泉: 指阴间或亡者的世界。

典故解析

虞姬是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人物,原为项羽的爱妾。她的故事常被后人传颂,象征着忠贞和牺牲。此诗虽然是清代的作品,但深受古代虞姬故事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边汝元,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刻画而闻名。其作品多以历史和爱情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忠贞爱情的向往和对历史悲剧的感慨。虞姬作为忠诚的象征,成为了众多文学作品中值得歌颂的角色。

诗歌鉴赏

《虞姬》通过简单的语言,展现出深刻的情感。诗人在短短四句中,成功地塑造了虞姬对项羽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开篇以“王之所爱”引入,立刻将情感的焦点放在了爱与忠贞上。接着,提到骓马与自我的对比,表明即使是骓马也无法与王共度时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后两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虞姬宁愿伏剑于王的马前,等待与王在阴间的重聚,展现了她对王深切的爱与无私的奉献。最后一句更是深情,表明她对王恩情的回报,表达了离别时不愿流泪的坚定。

整首诗情真意切,虽简洁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虞姬悲剧性的命运和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王之所爱,贱妾与骓马。
    表达了虞姬对王的爱慕与自谦,认为自己与骓马一样是王的爱物。

  2. 时违骓不逝,妾生胡为者。
    指出骓马有时无法奔跑,自己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3. 伏剑君马前,待君黄泉下。
    表达了虞姬愿意为王赴死的决心,期待与王在阴间的重聚。

  4. 持此报君恩,别泪不须洒。
    强调了虞姬对王恩情的回报,决心不流泪,表现出坚强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贱妾与骓马”将自己与骓马相提并论,展现自谦和忠诚。
  • 对仗: “伏剑君马前,待君黄泉下”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忠诚与爱情,展现了虞姬对王的深情与无私的奉献,表达了对悲剧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骓马: 代表忠诚与陪伴,象征着虞姬对王的忠诚。
  • : 代表决心与牺牲,象征着虞姬愿为王赴死的忠贞。
  • 黄泉: 代表死亡与重聚,象征着对永恒爱情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骓马”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忠诚
    C. 勇气

  2. 虞姬愿意“伏剑”是为了什么?
    A. 报仇
    B. 表达对王的爱
    C. 逃避现实

  3. “别泪不须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坚强与决绝
    C. 悲伤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边汝元的《虞姬》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将进酒》则是对生命的热情和豪放。两者在主题上有着不同的倾向,但都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