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遂之真意亭》
时间: 2025-01-07 22:11: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林遂之真意亭
作者:翁卷 〔宋代〕
结亭纳虚豁,崔嵬进南山。
南山有佳致,白云多往还。
繁英粲秋篱,幽芳复相关。
浊醪对之饮,超引神虑闲。
至乐岂外求,妙象非言间。
妙哉靖节风,千载君能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亭子,亭子宽敞明亮,向南山伸展。南山的风景极佳,白云在山间时隐时现。秋天的篱笆上开满了鲜花,幽香四溢,令人留连。与浊酒对饮,超然物外,心境愈加闲适。真正的快乐难以在外寻找,妙处并非言语所能表述。平静的节操之风,令人仰慕千年。
注释:
- 结亭:指搭建的亭子,象征着一种清静的环境。
- 纳虚豁:接受空旷明亮的环境。
- 崔嵬:形容山势高耸。
- 佳致:美好的景致。
- 繁英:盛开的花朵。
- 浊醪:浑浊的酒。
- 神虑闲:心神的思虑变得悠闲。
- 至乐岂外求:真正的快乐何须向外去寻求。
- 妙象:美妙的景象,无法用言语表达。
- 靖节风:平和高雅的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卷(约 999-1057年),字子真,号十洲,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后来隐居于山林,以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感悟与自然景色的描写。
创作背景:
《题林遂之真意亭》创作于翁卷的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借亭子与南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亭”开篇,象征着一种清静与恬淡的生活态度。翁卷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相结合,通过对南山、白云、繁花与浊酒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中反复强调心灵的宁静,指出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而非外界。最后两句“至乐岂外求,妙象非言间”更是点明了诗歌的核心思想,简洁而深刻。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结亭纳虚豁:搭建的亭子能接受空旷的环境,暗示诗人向往宽广的心灵境界。
- 崔嵬进南山:描述南山的高耸,象征着追求高远的志向。
- 南山有佳致:南山的美好景致,表现自然的魅力。
- 白云多往还:白云在山间飘动,展现自然的变幻与生机。
- 繁英粲秋篱:秋天篱笆上繁花似锦,象征着生命的绚烂。
- 幽芳复相关:幽静的芬芳令人心醉,传达诗人对自然的陶醉。
- 浊醪对之饮:与浊酒相对而饮,表达一种超然的态度。
- 超引神虑闲:心灵变得悠闲,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至乐岂外求:真正的快乐不在外界,而在内心。
- 妙象非言间:美妙的景象无法用言语表达,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 妙哉靖节风:赞美平和的气质,暗示高尚的节操。
- 千载君能攀:希望后人能够领悟这种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亭子比作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南山有佳致,白云多往还”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白云的“往还”给人以生命的感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翁卷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超然洒脱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内心的富足”的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象征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
- 南山:代表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 白云:象征自由与变化。
- 繁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丰盈。
- 浊醪:代表人情世故的浑浊,反衬出诗人的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高远的理想
C. 繁华的都市
D. 亲情的温暖 -
“至乐岂外求”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快乐来自外界
B. 快乐来自内心
C. 快乐无处可寻
D. 快乐在酒中 -
诗中“浊醪对之饮”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态? A. 享受繁华
B. 超然物外
C. 感到孤独
D. 渴望社交
答案: 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翁卷的《题林遂之真意亭》,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强调内心的宁静,但王维更侧重于孤独与思考,而翁卷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