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邬子寨下
已谒龙君庙,明朝早过湖。
傍沙船尽泊,经火地多枯。
秋至错星易,空长楚月孤。
萧条村戍内,更点有如无。
白话文翻译:
已经拜访了龙君庙,明天早晨就要渡过湖泊。
沙滩旁的船都停靠完毕,经过火烧的地方已经多处枯黄。
秋天来临,星星错落变化,空中只有孤独的楚月。
村子的戍楼内萧条冷清,更加点缀的灯火似乎也无所谓。
注释:
字词注释:
- 谒:拜访,参拜。
- 龙君庙:供奉龙神的庙宇。
- 尽泊:全部停靠,停泊完毕。
- 经火地:经历火灾的地方,形容枯萎的情景。
- 错星易:秋季星空的变化。
- 楚月:指的是秋天的月亮,孤寂而清冷。
- 戍内:村子的守卫或防守的地方。
典故解析:
龙君庙常与水神信仰相关,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敬。秋月孤独的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表达离愁和孤独,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卷(约842年-约910年),字子云,号玉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乡村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思考,以及对村庄生活的观察,可能是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感。秋天的萧条和孤独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诗歌鉴赏:
《宿邬子寨下》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的诗作,尽管短小,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意象。诗的开头“已谒龙君庙,明朝早过湖”,直接引入了旅行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接着“傍沙船尽泊,经火地多枯”,展现了周围环境的荒凉,尤其是“经火地”的描写,仿佛让人感受到一股悲凉的气息,暗示着过去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秋至错星易,空长楚月孤”一句,通过秋天的星空变化和孤独的月亮,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秋季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诗人在此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情感。最后一句“萧条村戍内,更点有如无”,则深刻体现了村庄的冷清与无奈,似乎即使点燃了灯火,也无法驱散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营造了萧条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谒龙君庙:说明诗人已经拜访了与水有关的神明,暗示期待与求安宁。
- 明朝早过湖:预示着即将离开,带有一丝急迫感。
- 傍沙船尽泊:侧面描绘周围的环境,船只都已停靠,显得安静无比。
- 经火地多枯:暗示自然的破坏,火灾后的萧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秋至错星易:秋天的到来使得星空变化,象征着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空长楚月孤:孤独的月亮照耀,传达出诗人的孤寂感。
- 萧条村戍内:村庄内的冷清,更加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 更点有如无:即使有灯火,也似乎无法改变这种萧条的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楚月”比喻孤独的心情。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人的情感,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萧条的感受,反映出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君庙: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祈求。
- 沙船:代表着旅行与归属感。
- 火地:象征着灾难与破坏。
- 楚月:传达孤独感。
- 村戍:象征着安全与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龙君庙”主要供奉的是哪位神明?
A. 风神
B. 水神
C. 火神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
A. 明朝早过湖
B. 空长楚月孤
C. 萧条村戍内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孟浩然《春晓》: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心情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对比翁卷与王维的田园诗,翁卷更侧重秋季的萧条与孤独,而王维则多描绘和谐美好的田园风光,反映出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