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时间: 2025-01-06 11:0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作者: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
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白话文翻译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他回忆往事,感叹人生的离别与相识,渴望简单的生活。诗中提到的“滋兰九畹”和“树蕙之百亩”象征着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的高洁情操与对自然的热爱。最后,富贵不是他所追求的,愿与白鸥结为盟友,追求一种自由与宁静的生活。
注释
- 长恨复长恨:长久的怨恨又长久的怨恨,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楚舞:指楚地的舞蹈,象征着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
- 滋兰九畹:滋养兰花九畹,象征着高雅的追求。
- 秋菊更餐英:秋天的菊花更为美丽,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 沧浪水:指门外的河水,象征着清澈与自由。
- 身后名:名声与地位,反映出对名利的淡薄。
- 儿女古今情:描述男女情感,贯穿古今的情感主题。
- 白鸥盟:指与白鸥相约,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经历离别与重聚之际,诗人感慨万千,借酒抒怀,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词作,辛弃疾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见解。诗中反复提及的“长恨”,不仅是对往昔的追忆,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感慨。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辛弃疾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兰花与菊花的赞美,象征着高洁与美好。
另外,诗中对饮酒的描写,既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也是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辛弃疾认为,名利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心灵的自由。这种思想在诗的结尾得以升华,诗人选择放下富贵,与白鸥结盟,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突显出他的个性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示了辛弃疾作为词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使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表达了对过往的深深怀念与怨恨,似乎想要用短歌来抒发情感。
-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渴望有人能为自己歌舞,倾听自己的心声。
-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描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追求高雅与清新。
- 秋菊更餐英:赞美秋天的菊花,象征着成熟与美好。
-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想借水清洗自己的名声,象征着对世俗的超脱。
-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借酒思考人生与名利,表现出对名利的无所谓。
-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强调世事的轻重,表达人生哲学。
-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生离死别的悲伤与新相识的快乐。
- 儿女古今情:强调情感的普遍性。
-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表明自己不追求富贵,向往自由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恨复长恨”,比喻对往事的伤感。
- 对仗:如“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兰花、菊花和白鸥等意象,象征着高洁与自由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个人理想与情感的珍贵,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向往自由与自然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与雅致。
- 菊花:象征成熟与美好。
- 沧浪水:象征自由与清澈。
- 白鸥:象征追求自由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恨”指的是什么?
- A. 对人生的感慨
- B. 对往事的追忆
- C. 对富贵的向往
- D.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非常看重
- B. 视为人生的全部
- C. 认为不重要
- D. 不置可否
-
“白鸥盟”象征着: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对名声的执着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回忆往事,表现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都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辛弃疾更倾向于豪放激昂,而李清照则多表现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