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点火樱桃》
时间: 2025-01-07 23:03:0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满江红·点火樱桃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白话文翻译:
火红的樱桃点燃了枝头,照耀着那如雪般的荼蘼花。春天正好,看到龙的孙子破土而出,紫苔覆盖着苍老的墙壁。乳燕引着幼雏,飞翔的力量弱小;流莺娇声唤友,却显得怯弱。问春天何时归来,却不愿带走我的愁苦,心中千般纠结。层楼远望,春山层叠的家园在哪里?烟波朦胧将它隔开。古今的遗恨,向谁诉说?蝴蝶无法传递千里之外的梦,子规在三更时分断断续续地鸣叫。听那声声入耳,劝我赶快归去,但归去却难得。
注释:
- 点火樱桃: 樱桃成熟时红如火焰,象征春光明媚。
- 荼蘼: 一种白色花朵,常用来象征春天。
- 龙孙: 指龙的后代,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乳燕: 指刚孵化的燕子,形象脆弱。
- 流莺: 指黄莺,形象美丽,声音悦耳。
- 肠千结: 形容心中愁苦与牵挂。
- 子规: 指杜鹃,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历任官职,特别以豪放派词作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壮丽山河、抒发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是对人生感悟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点火樱桃》展现了辛弃疾对春天的热爱,同时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慨。开篇以“点火樱桃”引入,鲜红的樱桃象征着春的生机,映衬出春天的美好。接下来的描写中,乳燕与流莺的出现,既表现了春天的活力,也暗示了生命初生的脆弱。诗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愁苦的交织,心中千般情绪难以排解,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焦虑。
后半部分的“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则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渗透着对古今遗恨的感慨。最后的“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归家的渴望与无奈,令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樱桃的鲜艳色彩引入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
- “龙孙穿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寓意着希望。
- “乳燕引雏飞力弱”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依赖。
-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展现了对愁苦的反思。
-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蝴蝶不传千里梦”揭示了梦与现实的隔阂。
-
修辞手法:
- 用比喻与拟人手法描绘春景,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通过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樱桃: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荼蘼: 代表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燕子: 象征着新生,传递着亲情与温暖。
- 流莺: 象征着美好的声音与青春。
- 子规: 表达了离别、思念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点火樱桃”中“点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生机
- C. 哀伤
答案: B
-
诗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中的“愁”是指什么?
- A. 家乡
- B. 思念
- C. 失落
答案: B
-
全诗的主题主要是围绕什么?
- A. 爱情
- B. 归乡与思念
- C. 战争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不同,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辛弃疾的《满江红》表现出对家国的思念,而李清照的词作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腻。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词选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