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三首》

时间: 2025-01-04 08:28:18

求理由来许便宜,汉朝龚遂不为疵。

如今谤起翻成累,唯有新人子细知。

贫交相爱果无疑,共向人间听直词。

从古以来何限枉,惭知暗室不曾欺。

春风旅馆长庭芜,俯首低眉一老夫。

已对铁冠穷事本,不知廷尉念冤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三首

求理由来许便宜,汉朝龚遂不为疵。
如今谤起翻成累,唯有新人子细知。
贫交相爱果无疑,共向人间听直词。
从古以来何限枉,惭知暗室不曾欺。
春风旅馆长庭芜,俯首低眉一老夫。
已对铁冠穷事本,不知廷尉念冤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冤屈的无奈和对忠诚友谊的期盼。诗人在求情时,认为就像汉朝的龚遂一样,虽然容易被怀疑,但依然要为真相辩护。如今的谣言无端,唯有那些新一代的人能够理解真相。贫贱之交虽无疑,但面对众人的议论,心中仍有惭愧与不安。从古至今,冤屈的事例何其多,自己心中明白,暗中没有做过亏心事。春风吹拂,旅馆庭院杂草丛生,白发老者低头沉思,已与铁冠的冤屈相对,却不知法官是否会考虑他内心的委屈。


注释

  • 龚遂:汉朝著名的清白之士,因受到冤屈而被贬,但他始终保持清白,没有做坏事。
  • 廷尉:古代的法官职务,这里暗指审理冤屈的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公元750年-约公元810年),字希孟,号子真,唐代诗人,出生于抚州。戴叔伦的诗以描绘自然、抒发情感著称,风格清新,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面临冤屈之际,表达了对真相的渴望和对朋友支持的感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冤屈的普遍关注。


诗歌鉴赏

《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是一首饱含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古人龚遂的提及,表达了对自身遭受谗言的无奈与抵抗。在“求理由来许便宜,汉朝龚遂不为疵”中,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历史人物相提并论,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的“如今谤起翻成累,唯有新人子细知”,则反映出对当下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新一代人能够辨别真伪,给予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贫交相爱果无疑,共向人间听直词”强调了朋友之间的真诚与信任,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理解自己的处境,正如古人所言的“贫贱之交”,真实而无疑。

最后几句通过春天的景象,描绘出一种孤独与思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公正的渴望。在“已对铁冠穷事本,不知廷尉念冤无”中,诗人似乎在期待正义的声音,却又感到无奈,突显了人性对公正的渴求与对命运的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求理由来许便宜:请求对方给出理由以求得便宜。
  2. 汉朝龚遂不为疵:借用历史人物龚遂,说明他面对冤屈依然保持清白。
  3. 如今谤起翻成累:现在的谣言反倒成为了负担。
  4. 唯有新人子细知:唯有年轻一代能细致地理解真相。
  5. 贫交相爱果无疑:贫穷的朋友之间的爱意是无可置疑的。
  6. 共向人间听直词:希望共同向世人传达真相。
  7. 从古以来何限枉:自古以来冤屈的事例何其多。
  8. 惭知暗室不曾欺:心里清楚,暗处没有做坏事,也因此感到羞愧。
  9. 春风旅馆长庭芜:春风中旅馆庭院杂草丛生,描绘出一幅凄凉的景象。
  10. 俯首低眉一老夫:一位老人低头沉思,显得孤独。
  11. 已对铁冠穷事本:与法官探讨自己的冤屈。
  12. 不知廷尉念冤无:不知道法官是否会考虑自己的冤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贫交相爱”和“共向人间”,构成对称。
  • 比喻:将古人龚遂的遭遇与自身的冤屈相比较,形成强烈的对比。
  • 意象:春风、旅馆、杂草等意象渲染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冤屈的无奈与对真相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谣言时的无力与对正义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希望与新生,虽然外在环境微妙,但内心渴望温暖。
  • 旅馆:代表流浪与漂泊,暗示诗人的困境和无助。
  • 老夫:象征经历与智慧,展现对人生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王羲之
    B. 龚遂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人希望通过哪一代人来理解他的处境? A. 老一代
    B. 新人
    C. 青年
    D. 小孩

  3. 诗中“春风旅馆长庭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激情
    D. 怀旧

答案:1. B;2. B;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戴叔伦与李白的诗歌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戴叔伦更注重社会的冤屈与人际关系的真诚,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网络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