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阴山万里沙。
谁将绿鬓斗霜华。
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戌,
画图亲展玉鸦叉。
生怜瘦减一分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广袤的阴山与沙漠,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孤独之感。诗中提到的“绿鬓”和“霜华”象征着青春与岁月的流逝,岁月的变迁让人感到无奈。作者在外漂泊多年,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深切,梦中仍然念念不忘金屈戌的情景,仿佛那里的画卷在心中展现,令人怜惜那娇弱的花朵,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
注释:
- 阴山:位于中国北方的山脉,象征辽阔与荒凉。
- 绿鬓:指年轻时的青涩与美好。
- 霜华:比喻衰老或岁月的痕迹。
- 金屈戌:古代地名,表示对故乡的思念。
- 玉鸦叉:可能指代一种美丽的鸟,象征着美好的向往。
- 一分花: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诗人,才子,擅长词作。他生于满洲贵族家庭,性格内向,才情出众,所作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诗人常常游走于各地,内心充满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万里阴山万里沙”开篇,气势磅礴,既描绘了广袤的自然景观,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谁将绿鬓斗霜华”一句,深刻反映了岁月的无情,青春的流逝让人心生惋惜,诗人通过对比青春与衰老,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年来强半在天涯”一句,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长年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接下来的“魂梦不离金屈戌”,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魂牵梦绕的故土在心中挥之不去。
最后“生怜瘦减一分花”,以花的凋零暗喻人的衰老,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词通过清丽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对爱情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阴山万里沙:开篇以广袤的自然景观引入,展现辽阔的天地。
- 谁将绿鬓斗霜华:提及年轻与衰老,反映时间的流逝。
- 年来强半在天涯: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岁月在流逝中愈加深切。
- 魂梦不离金屈戌:梦中依然无法忘怀故乡的情景。
- 画图亲展玉鸦叉:依心中所想,展现美好画面,象征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生怜瘦减一分花:用花的凋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比作“绿鬓”,衰老比作“霜华”。
- 对仗:如“阴山”与“沙”,形成对比。
- 拟人:将梦境描绘得如同真实存在,增强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感慨,传达了人的孤独、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山:象征辽阔与荒凉,暗示内心的孤寂。
- 绿鬓:象征年轻与生命的活力。
- 霜华:象征岁月的无情与衰老。
- 金屈戌:故乡的象征,寄托对家的思念。
- 玉鸦叉:美好的象征,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花:象征青春与美好,暗示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阴山”主要象征: A. 年轻
B. 荒凉与孤独
C. 美好生活
D. 生命的短暂 -
“绿鬓斗霜华”中的“霜华”指的是: A. 青春
B. 衰老
C. 美好
D. 思念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表现为: A. 忘记
B. 思念与牵挂
C. 无所谓
D. 喜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格细腻,情感深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通过兄弟的思念,展现了在动荡中对亲人的关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纳兰性德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