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摧颓岩壑间,磊落得天顽。
香叶低渐水,余根倒挂山。
白猿窥子落,黄鹤认巢还。
不久应为石,莓苔旧已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棵古松在崩塌的山石间蓬勃生长的景象。松树在岩壑之间屹立,它的枝干像是顽强的石头一样坚韧。它的香叶低垂,渐渐地靠近水面,根部则倒挂在山上。白猿在树上窥视着幼子,黄鹤则回到自己的巢中。不久,松树可能会变成石头,而苔藓的痕迹则已在老去的石头上留下。
注释:
- 摧颓:指山石破落、崩塌。
- 磊落:形容松树的形态坚韧、挺拔。
- 香叶:指松树的叶子,因其香气而得名。
- 倒挂:形容根部悬挂在空中,显示树木的生长环境艰险。
- 白猿:指的是白猿,这里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黄鹤:指黄鹤,是一种鸟类,象征着自由和归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亦以诗词见长,风格简练、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古松》是在作者游历山水时,观察到古松的坚韧与顽强,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生机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此诗体现了对古老生命的珍视,以及自然与人类生命的深邃联系。
诗歌鉴赏:
《古松》通过对古松生长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感悟。诗的开头“摧颓岩壑间”,首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描绘了松树生长于险峻山石之间的艰难环境。接下来的“磊落得天顽”,则通过“磊落”一词,强调了松树的坚韧不拔,暗示着一种不屈的生命力。
“香叶低渐水,余根倒挂山”描绘了松树的生长形态,香叶低垂,似乎与水面亲近,根部却在悬崖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松树在逆境中的顽强生长。诗中的动物形象,如“白猿”和“黄鹤”,不仅丰富了画面,更增添了生动的气息,表现了自然中各种生命的和谐共存。
最后两句“不久应为石,莓苔旧已班”,则引入了时间的概念,暗示着古松终将化为石头,苔藓的痕迹则在石头上留下岁月的印记。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令整首诗更具哲理性。诗人在赞美古松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摧颓岩壑间:古松生长于崩塌的山石之间,环境艰险。
- 磊落得天顽:松树形态坚韧,像顽固的石头一样挺立。
- 香叶低渐水:松树的叶子向水面倾斜,展现自然之美。
- 余根倒挂山:根部悬挂在山上,显示生长环境的恶劣。
- 白猿窥子落:白猿在树上观察幼子,表现生物之间的亲情。
- 黄鹤认巢还:黄鹤归巢,象征归属和自然的轮回。
- 不久应为石:松树终将化为石,暗示时间的流逝。
- 莓苔旧已班:苔藓的痕迹,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顽石,突显其坚韧的特性。
- 拟人:白猿和黄鹤的描写,使自然界中的生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松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与自然变迁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古松的生长环境与周围生物,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与生命的顽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松:象征坚韧与长寿。
- 岩壑:代表艰难的生存环境。
- 香叶:象征自然的美丽与芬芳。
- 白猿、黄鹤:象征生物之间的亲情与自然的和谐。
- 苔藓:象征岁月的痕迹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A. 白猿和黄鹤
B. 老虎和狮子
C. 熊猫和猴子 -
诗中“香叶低渐水”中的“香叶”指的是什么树的叶子? A. 柳树
B. 古松
C. 桃树 -
诗意中,松树的根部是如何生长的? A. 扎根于土壤中
B. 倒挂在山上
C. 漂浮在水面
答案:
- A. 白猿和黄鹤
- B. 古松
- B. 倒挂在山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古松》与《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古松》更侧重于描写古松的顽强生长,而《静夜思》则表达了思乡之情。
- 《古松》与《早发白帝城》:两首诗均具有描绘自然景观的特点,但《早发白帝城》表现的是时光的流逝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