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
时间: 2024-09-19 21:28:3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
作者: 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细莎为屦如编须,轻葛为服如剪莩。
寒泉洒屋朝露濡,霜簟可荐机可扶。
风鸣牖间如吹竽,此虽有暑宜亦无。
庭前峻山槎之余,盆中养鳅大如鱼。
荻生抱甲未见肤,蔓起上屋将县壼。
麦苗高齐可藏乌,此虽非野仅亦如。
兄居溪堂南山趺,渥足溪水惊雁凫。
澄潭百丈清无淤,将往思我立踟躇。
东轩鄙陋何足居,欲行不行系辕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细密的莎草做的鞋子就像编织的须发,轻薄的葛布衣服如同剪裁的莩草。寒泉从屋内流出,晨露湿润了屋子,霜制的竹席可以用来坐卧,风声在窗间如同吹奏的竽乐。尽管有炎热的天气,但这里依然显得清凉宜人。庭前的高山和树木,旁边的盆中养着像鱼一样大的鳅鱼。荻草长得很茂盛,却未见花苞,藤蔓攀爬上屋顶,像要悬挂壶瓶。麦苗长得齐整,足以藏住乌鸦,这里虽然不是野外,但也有自然的气息。我的兄长住在溪边的堂屋里,溪水淹没了双足,惊起了水中的雁鸭。清澈的潭水有百丈深,无任何淤泥,我想去那儿,却因犹豫而停滞。东边的轩室简陋,实在不值得我留恋,想要出发却被系住了缰绳。
注释:
- 屦: 鞋子。
- 编须: 编织的草。
- 轻葛: 轻薄的葛布。
- 洒屋: 水流洒落在屋内,形容清凉。
- 霜簟: 用霜制成的席子,形容清凉的环境。
- 牖: 窗户。
- 槎: 树木,或指木桩。
- 鳅: 一种淡水鱼。
- 抱甲: 荻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 渥足: 浸湿双足。
- 澄潭: 清澈的潭水。
- 踟躇: 犹豫不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齐名。其诗词以清新、明朗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他在闲暇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苏辙的《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美丽的春天场景,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开头几句描绘了诗人身边的事物,细莎鞋和轻葛衣,表现了春日的清新与舒适。接着,诗人描绘了屋内外的景致,寒泉与晨露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风声如同乐器的吹奏,虽有暑气却又感觉宜人,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诗中庭前的高山和盆中养着的鳅鱼,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提到麦苗高齐,可以藏乌,暗示了自然的生机与丰饶。接着,兄弟居住的溪堂则引入了家庭的温暖,溪水浸足,带来清凉与惬意。
最后,诗人对东轩的鄙陋与欲行不行的矛盾,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满与对自由的渴望。这一段落让整首诗有了情感的起伏,使得诗的境界更为深刻。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人、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莎为屦如编须: 细密的莎草制作的鞋子,就像编织的须发,形容春日的清新。
- 轻葛为服如剪莩: 轻薄的葛布制成的衣服,像剪裁的莩草,表现出清凉的服饰。
- 寒泉洒屋朝露濡: 寒冷的泉水洒落在屋内,晨露湿润了环境,营造出清新湿润的氛围。
- 霜簟可荐机可扶: 霜制的竹席可以用来坐卧,体现出舒适的环境。
- 风鸣牖间如吹竽: 风声在窗间如同乐器吹奏,传达出自然的音乐感。
- 此虽有暑宜亦无: 即使天气炎热,这里依然显得清凉宜人。
- 庭前峻山槎之余: 庭前高山与树木,描绘出自然之美。
- 盆中养鳅大如鱼: 盆中养的鳅鱼已经长得像鱼一样,反映出生活的丰盈。
- 荻生抱甲未见肤: 荻草长得茂盛,尚未见花苞,形容自然的生机。
- 蔓起上屋将县壼: 藤蔓攀爬上屋,像悬挂的壶瓶,表现出生命的蓬勃。
- 麦苗高齐可藏乌: 麦苗长得齐整,暗示自然的丰饶。
- 此虽非野仅亦如: 这里虽然不是野外,但也有自然的气息。
- 兄居溪堂南山趺: 兄长住在溪边的堂屋,呈现出家庭的温暖。
- 渥足溪水惊雁凫: 溪水淹没双足,惊起了水中的雁鸭,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 澄潭百丈清无淤: 清澈的潭水深百丈,无任何淤泥,展现出自然的纯净。
- 将往思我立踟躇: 想要前往却因犹豫而停滞,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 东轩鄙陋何足居: 东边的轩室简陋,不值得留恋。
- 欲行不行系辕驹: 想要出发却被系住了缰绳,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比喻手法,如“细莎为屦如编须”,通过形象的比喻传达清新感。
- 拟人: 风声如同乐器的吹奏,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寒泉洒屋朝露濡,霜簟可荐机可扶”。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反映了对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莎: 代表春天的清新与自然。
- 寒泉: 象征纯净与清凉。
- 麦苗: 代表丰收与生机。
- 溪水: 象征生活的美好与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辙的《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写于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诗中提到的“细莎”为何物?
- A. 鞋子
- B. 衣服
- C. 食物
- D. 房屋
-
诗中描述的溪水对诗人的感受是?
- A. 温暖
- B. 清凉
- C. 冷酷
- D. 淡漠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辙与苏轼的作品对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风格上更为豪放,而苏辙则更为细腻和温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大辞典》
- 《唐宋诗词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