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社分题》

时间: 2025-01-01 18:12:43

天公闵贫病,雨止得丰穰。

南亩场功作,东家社酒香。

分均思孺子,归遗笑东方。

肯劝拾遗住,休嫌父老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社分题
苏辙

天公闵贫病,雨止得丰穰。
南亩场功作,东家社酒香。
分均思孺子,归遗笑东方。
肯劝拾遗住,休嫌父老狂。

白话文翻译

天公(上天)对贫病的农民感到忧虑,雨停了,丰收的季节来了。
南边的田地里,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回报,东家庆祝社日,酒香四溢。
分酒时,想到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回家时却带着笑容面对东方。
愿意劝说那些拾荒的人留下来,不要轻视那些年长的村民们的狂热。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公:指上天,古人认为天有情,能感知人间疾苦。
  • :忧虑、怜悯。
  • 丰穰:丰收、富饶的意思。
  • 南亩:南边的田地。
  • 社酒:社日是农历的节日,庆祝丰收时饮用的酒。
  • 孺子:指幼小的孩子。
  • 拾遗:拾取遗失的物品,通常指乞讨或流浪的人。
  • 父老:指年长的村民,带有尊敬的意味。
  • :狂热、热情,常用于形容人情绪激动。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社酒”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社日有关,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象征着对丰收的感谢。农民们通过庆祝社日来祈求来年的好运与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擅长诗词、散文与书法,主张以文为政,提倡“文以载道”。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社会民生,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秋社日,正值丰收季节,反映了农民在艰辛劳作后的喜悦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社日的欢庆,表达了对贫苦人家的关心,以及对乡土情感的深厚。

诗歌鉴赏

《秋社分题》通过描写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民众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天公的“闵贫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疾苦的同情,表达了对贫苦农民的关怀。接着,丰收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农民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南亩的丰收和东家庆祝社日的欢快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农村的繁荣与喜庆。

诗中提到的“分均思孺子”,反映了作者对无辜孩子的忧虑,暗示着社会中的不平等与困苦,特别是对孤儿的关怀。最后一联,诗人鼓励人们关注那些拾荒者,不要对年长村民的热情表现出轻视,体现了对乡土文化的尊重和对传统习俗的珍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丰收的喜悦,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人间疾苦的同情与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公闵贫病:上天对贫病的农民感到忧虑,表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2. 雨止得丰穰:雨水停止,预示着丰收的来临,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 南亩场功作:农民在南方田地劳作,表现出辛勤的形象。
  4. 东家社酒香:东家的庆祝酒香四溢,反映了农村的热闹气氛。
  5. 分均思孺子:在分酒时,想到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表现了对弱者的同情。
  6. 归遗笑东方:回家的路上带着笑容,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7. 肯劝拾遗住:愿意劝说拾荒者留在这里,体现了乡土情怀。
  8. 休嫌父老狂:不要轻视年长者的热情,表现了对传统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天公比作关心人间的神明,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通过“天公闵贫病”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贫苦农民的同情与关心,反映了对乡土文化的珍视和对社会不平等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丰收的场景,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不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展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公: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人的命运。
  • 贫病:代表社会的弱势群体,呼唤人们的关注。
  • 丰穰:象征着希望与收获。
  • 酒香:传递庆祝的气氛与人们的欢乐。
  • 孺子:无辜的儿童,象征着未来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公闵贫病”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贫病的同情
    C. 对丰收的感谢
    D. 对社会的批判

  2. “分均思孺子”中的“孺子”指的是什么?
    A. 成年人
    B. 孩子
    C. 老人
    D. 农民

  3. 诗中提到的“社酒”指的是哪个节日的庆祝?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社日
    D. 端午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民生苦难的关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写了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辙的《秋社分题》: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但苏轼更多的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苏辙则关注社会底层的疾苦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辙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