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九日》
时间: 2025-01-06 04:17: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憔悴黄花,萧森绿鬓,近来怕上曾楼。正关河迢递,菊径香浮。回首天涯人在,多少恨一寸眉头。丹枫冷,茱萸寂寞,雁字横秋。凝眸。黄昏到也,又疏风疏雨,画角城头。念故园松竹,秋老田畴。摇落江潭疏影,登临处目尽东流。江南梦,霜天素月,供我离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的思乡之情。黄花凋零,绿鬓苍苍,最近愈发害怕去曾经的楼台。滔滔江河遥远曲折,菊花的香气飘浮在小径上。回首天涯,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人的无尽怨恨。丹枫已经凋零,茱萸显得寂寞,雁字排列在秋空之中。凝望远方,黄昏悄然降临,微风细雨,城头的号角声渐渐模糊。思念故乡的松竹,田野在秋天显得老去。江潭的影子摇曳不定,登高望远,眼前尽是东流的江水。江南的梦,霜天的素月,陪伴着我满心的离愁。
注释:
- 憔悴:形容花朵凋零、衰败的样子。
- 黄花:指菊花,象征着重阳节(九月九日)。
- 绿鬓:指年轻人的青丝,暗示岁月流逝。
- 丹枫:红色的枫树,象征秋天的到来。
- 茱萸:一种植物,常在重阳节佩戴,象征思念。
- 雁字:指大雁的飞行队形,常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孟钿(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虽然在历史上不如一些著名诗人那样广为人知,但其作品在清代文人中有一定影响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重阳节是传统的敬老节日,诗中流露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情。
诗歌鉴赏:
《凤凰台上忆吹箫 九日》是一首充满浓郁秋意与离愁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亲人、故乡的深深思念。诗的开头以“憔悴黄花”引入,黄花象征着重阳节的菊花,表达了时光荏苒和生命的无常。接着“萧森绿鬓”,描绘了作者的苍老与衰败,体现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中间部分“回首天涯人在,多少恨一寸眉头”更是道出了思乡情绪的深邃,作者在回忆与现实之间徘徊,愈加感到无奈与孤独。随着“丹枫冷,茱萸寂寞,雁字横秋”的描写,诗人通过景物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秋天的冷冽与寂寞感愈加加强了思乡的情绪。
最后部分的“江南梦,霜天素月,供我离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梦中的江南与现实的离愁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向往与无奈的离愁。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憔悴黄花:象征秋天的菊花凋零,暗示时间的流逝。
- 萧森绿鬓:描绘自己苍老的状态,反映出对青春的怀念。
- 近来怕上曾楼: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在的恐惧。
- 正关河迢递,菊径香浮:描绘自然景色,表现秋天的美丽。
- 回首天涯人在,多少恨一寸眉头: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与无奈。
- 丹枫冷,茱萸寂寞,雁字横秋:描绘凋零的秋景,反映内心的孤独。
- 凝眸:凝视远方,表达沉思。
- 黄昏到也,又疏风疏雨,画角城头:描绘黄昏的景象,增添情感的沉重。
- 念故园松竹,秋老田畴:思念故乡的松竹与秋天的田野。
- 摇落江潭疏影,登临处目尽东流:描绘江潭的景象,反映内心的流动。
- 江南梦,霜天素月,供我离愁:最后以梦境与离愁收尾,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丹枫冷,茱萸寂寞”,形成工整的对称。
- 比喻: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通过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思乡、离愁展开,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重阳节,代表思念与怀旧。
- 丹枫:象征秋天的冷冽与生命的无常。
- 茱萸:象征思念与祝福,重阳节的传统植物。
- 雁字:代表秋天的迁徙,象征离别与思念。
- 江南梦:象征对故乡美好记忆的向往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哪种花?
- A. 桃花
- B. 菊花
- C. 梅花
-
诗中“丹枫冷”中的“丹枫”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 A. 自己的青春
- B. 远方的人和故乡
-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
- B. 菊花
- B. 秋天
- B. 远方的人和故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深厚。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月光的映照,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风格更为直接而简单。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