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我居戎幕,为侯论战勋。
斋旄俄烜赫,书札尚殷勤。
国难忠方见,天高事未闻。
九江残部曲,暗哭故将军。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军营中生活,为了侯爵讨论战功。
战旗早已辉煌,书信仍然满怀热情。
在国难之时,忠心才显得珍贵,
而天高地远,外面的事情却无人得知。
九江的残兵们,默默地为已故的将军哭泣。
注释:
- 戎幕:指军营或军队的指挥部。
- 侯:指封侯的贵族,特指有军功的封爵。
- 斋旄:斋旗,军中指挥的标志,这里隐喻军队的荣耀。
- 烜赫:光辉显赫,形容声名显赫。
- 书札:书信,信件。
- 殷勤:热情周到。
- 国难:国家面临的困难或灾难。
- 忠:忠诚,忠心。
- 九江:指九江地区,曾经是战场。
- 残部曲:指残存的士兵。
- 故将军:指已故的将军。
典故解析:
- 国难忠方见:反映了在国家危难之时,忠诚的价值愈加显现,这在历史上常见于英雄的忠义表现,如三国时期的忠臣们。
- 暗哭故将军:暗示对已故将领的怀念,体现了士兵对将军的忠诚和哀悼,类似于古代对英烈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或讽刺时政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对将军的哀悼,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对忠臣良将的敬仰。
诗歌鉴赏:
《哀江帅张常二首》通过对过去英勇战斗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提到自己曾在军中,表明了诗人与将军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描绘了战旗辉煌的景象与书信的殷勤,暗示了当时战斗的激烈与士气的高昂。然而,随着国家的危难,忠诚的价值愈加凸显,诗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悲哀。最后一联以九江的残兵暗哭故将军,浓缩了对将军的怀念与对国难的沉痛感受,展现了士兵对将军的深切怀念和忠诚。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英雄的追思,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人性的光辉。
诗词解析:
- 昔我居戎幕:诗人追溯过去的经历,表明自己曾在军营中担任职务,显示了与将军的关系。
- 为侯论战勋:提到与侯爵讨论战功,展示了军中的荣耀与权力。
- 斋旄俄烜赫:战旗的辉煌和书信的热情,传达出当时的士气和对将军的信任。
- 国难忠方见:在国家困难时,忠诚的价值才被凸显,暗含对国家前景的深刻思考。
- 九江残部曲:残存的士兵默默哀悼,表达了对将军的怀念与对国家现状的忧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斋旄”和“书札”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暗哭的士兵赋予了情感,使得哀悼更为生动。
- 比喻:将忠诚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忧国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忠诚将军的怀念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英雄的敬仰。通过对过往的回忆,诗人感受到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焦虑。
意象分析:
- 戎幕:象征着军事生活与战斗的经历。
- 斋旄:象征着荣耀与战功,反映将军的英勇。
- 书札:象征着联系与信任,表现出过去的团结。
- 国难:象征着国家的危机,强调忠诚的重要性。
- 九江:作为具体的地理象征,承载了历史的记忆与士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戎幕"指的是什么? A. 农田
B. 军营
C. 学校 -
诗人为何对将军感到哀痛? A. 将军的荣耀
B. 将军的逝去
C. 将军的战功 -
“国难忠方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忠诚只在国家安宁时显现
B. 忠诚在国家危难时更加珍贵
C. 忠诚与功名无关
答案:
- B. 军营
- B. 将军的逝去
- B. 忠诚在国家危难时更加珍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 陆游
- 《蜀道难》- 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口》与《哀江帅张常二首》:两者都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为个人化,而后者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与英雄的追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