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竹铺》

时间: 2024-12-29 17:54:25

野迥村疏起暮寒,偶逢废驿卸征鞍。

主人家比渔舟小,客子房如鹤栅宽。

灯与邻通眠未易,风从壁入避尤难。

似闻南去加萧索,一夜披衣坐不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迥村疏起暮寒,偶逢废驿卸征鞍。
主人家比渔舟小,客子房如鹤栅宽。
灯与邻通眠未易,风从壁入避尤难。
似闻南去加萧索,一夜披衣坐不安。

白话文翻译:

在偏远的乡村,傍晚的寒意渐浓,我偶然经过一个废弃的驿站,卸下了征途的鞍具。
主人家的房子比渔船还要小,而我的客房却宽敞如鹤栅。
与邻居的灯光相通,想要安稳入睡却很困难,风从墙壁缝隙里吹进来,避开风寒更是难上加难。
似乎听到南方传来的萧索之声,整夜披衣而坐,心神不宁。

注释:

  • 野迥:形容远离尘嚣的乡村。
  • 村疏:村落稀疏,人口稀少。
  • 废驿:废弃的驿站。
  • 征鞍:骑马出征所用的鞍具。
  • 渔舟:捕鱼的船只。
  • 鹤栅:形容房间宽敞,像鹤一样的栅栏。
  • 邻通:与邻居相连。
  • 披衣:披上衣服,形容夜间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白云,福建人。刘克庄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因具有深厚的文才和独特的风格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常常描绘人生感悟与自然景观,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烟竹铺》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索。此诗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对孤寂和寒冷的感受,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歌鉴赏:

《烟竹铺》是一首描写旅途孤寂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偏远村落中夜晚的情景。开篇“野迥村疏起暮寒”,以“野”、“疏”、“暮寒”三个意象构建出一种冷清而寂寞的氛围,显示出身处偏远之地的孤立无援。接着,诗人描写了偶然经过废弃驿站的场景,卸下征鞍,传达出一种归家的渴望,却又无奈于现实的困境。

在结构上,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主人的小房子与宽敞的客房进行对比,暗示出诗人心中对归属感的追求与旅途中的无根感。后两联则通过“灯与邻通眠未易,风从壁入避尤难”表现出夜晚的寒冷与不安,进一步渲染出孤独的情绪。最后一句“似闻南去加萧索”,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迥村疏起暮寒”:描绘了一个偏远村落的傍晚,气氛冷清。
  2. “偶逢废驿卸征鞍”:意外地经过废弃的驿站,卸下旅行的疲惫。
  3. “主人家比渔舟小”:主人家的房子小得可怜,甚至比渔船还小。
  4. “客子房如鹤栅宽”:客人的房间却显得很宽敞,暗含对归属感的渴望。
  5. “灯与邻通眠未易”:与邻居的灯光相连,但入睡却很困难。
  6. “风从壁入避尤难”:风从墙缝中吹进,避寒更是难上加难。
  7. “似闻南去加萧索”:似乎听到南方传来的萧索之声,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8. “一夜披衣坐不安”:整夜披着衣服坐着,心神不宁。

修辞手法:

  • 对比:房屋的大小对比展现了主人的贫困与客人的无奈。
  • 意象:寒冷、孤独的意象贯穿全诗,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旅途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归属感的渴望,展现了深沉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无助。
  • 驿:象征流浪与归属的缺失。
  • :象征温暖与希望。
  • :象征外部环境的压迫与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废驿”指的是什么? A. 一个繁华的城市
    B. 一个废弃的驿站
    C. 一座高山
    D. 一条河流

  2. 诗人夜间感到难以入睡的原因是: A. 饥饿
    B. 寒风与邻家的灯光
    C. 对未来的迷茫
    D. 不喜欢旅途

  3. 诗中“似闻南去加萧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思乡之情
    D. 对战争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通过比较刘克庄的《烟竹铺》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可以发现两者都表现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感受,但杜甫的诗更具历史感与沉重的社会责任感,而刘克庄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内心挣扎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