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

时间: 2025-01-16 22:12:14

缺甓残砖无处寻,当年筑此虑尤深。

君王自向沙丘死,何必区区戌桂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缺甓残砖无处寻,当年筑此虑尤深。君王自向沙丘死,何必区区戌桂林。

白话文翻译:

这片破败的城墙上,缺少砖瓦,无处可寻;当年修建这座城池时,心中忧虑非常。君王已经在沙丘间陨落,何必再去守卫桂林那片小地方呢?

注释:

  • 缺甓:缺少砖瓦。甓,指砖。
  • 残砖:破损的砖块。
  • 无处寻:找不到地方。
  • 君王:这里指代统治者或朝廷。
  • 沙丘:指沙土堆成的小山丘,象征荒凉和被遗弃的地方。
  • 戍桂林:守卫桂林,桂林是地名,象征着边境防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豪放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感受,情感真挚,语言洗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君王失落、国家衰败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秦城》通过破败的城墙与残砖瓦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国家的衰落。在诗中,刘克庄用“缺甓残砖”描绘出城市的荒凉,暗示着昔日辉煌的逝去。接着,诗人提到当年筑城的深思熟虑,显示出士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责任感。然而,转瞬即逝的岁月让这一切变得苍白无力,君王的陨落进一步加深了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悲伤。最后一句“何必区区戍桂林”则显现出诗人对守边将领的种种无谓的疑问,仿佛在质问对方,守卫这些并不重要的地方又有何意义?整体而言,诗作以感伤的基调和深刻的思考呈现了对历史兴衰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缺甓残砖无处寻:描绘了城市的废墟,表现了历史的沉重。
  • 当年筑此虑尤深:提及当年筑城时的严肃与忧虑,反映出对国事的关心。
  • 君王自向沙丘死:暗指君王的失败与死亡,象征历史的无情。
  • 何必区区戍桂林:质疑守卫桂林的意义,表现出对历史的无奈与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沙丘”象征荒凉与失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感慨,反映出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无奈。诗人以城墙的破坏象征了国家的命运,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缺甓残砖:象征破败、历史的遗迹。
  • 君王:象征权力与失败。
  • 沙丘:象征荒凉与被遗忘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缺甓残砖”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繁荣昌盛
    B. 破败与历史的沉重
    C. 和谐安宁
    D. 旅游胜地

  2. 诗人对“戍桂林”的看法是? A. 非常重要
    B. 毫无意义
    C. 应该继续守卫
    D. 需要加强防守

  3. 诗中提到的“君王”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权力与失败
    C. 人民
    D. 文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情感深邃而真挚。
  • 白居易的《琵琶行》则通过音乐的描写反映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变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