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恩缄庵尚书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6:10: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微兵数逾万,一家萃胡越。
势既等乌合,抟沙终坼裂。
懵然金鼓间,步伐棼无节。
耳目囿韬钤,恩威轻斧钺。
未能指臂联,何以著勋烈。
古人推腹心,情谊敷恺切。
嗜好喜忌殊,才能赢缩别。
仁义即法律,沦浃在肤发。
齐然为我用,赴蹈亦愉悦。
乃知背水师,操术徒诡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反映了一种混乱和无序的局面,虽然兵员众多,但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即使在鼓声震天的战场上,士兵们的步伐也显得杂乱无章。耳目之间,权威和恩宠并未形成有效的威慑,结果使得军队的纪律松弛。若不能团结一致,又如何能获得显赫的战功呢?古人强调情谊的深厚和真诚,才能建立起信任与合作。人们的嗜好和忌讳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才能去调和。仁义不仅是法律的基础,它的原则深入人心,才能在战斗中形成合力。整体看来,背水一战的策略虽然看似高明,实则充满了欺诈的成分。
注释
- 微兵:少量的士兵。
- 萃:聚集。
- 乌合:乌合之众,形容杂乱无章的人群。
- 抟沙:比喻力量薄弱,难以成形。
- 懵然:迷糊、不清醒的状态。
- 钤:约束、控制。
- 斧钺:象征权力的武器。
- 著勋烈:获得显赫的功勋。
- 推腹心:推心置腹,形容真诚的友谊。
- 沦浃:渗透、深入。
- 赴蹈:参与、投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柏春,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混乱的战局和士兵的无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和对团结的重要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引人深思。诗人通过对战局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对士兵无序状态的不满,暗示了缺乏组织和指挥的军队在战场上如何难以取得胜利。诗中的“微兵数逾万”与“势既等乌合”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数再多也无法弥补缺乏凝聚力的缺陷。
诗人还通过对古人情谊的回顾,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的珍视。“古人推腹心,情谊敷恺切”,这句话强调了信任和情感的基础在于真实的交流和共鸣. 诗中提到的仁义与法律的关系,探讨了道德和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表明了仁义的力量可以消弭纷争,而法律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切,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警醒,显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微兵数逾万:虽然士兵众多,但实际上力量微薄。
- 一家萃胡越:不同的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混乱的局面。
- 势既等乌合:形容混乱无序,像乌合之众一般。
- 抟沙终坼裂:比喻力量薄弱,难以成型。
- 懵然金鼓间:在嘈杂的鼓声中,士兵们显得迷糊。
- 步伐棼无节:步伐杂乱无章,没有规矩。
- 耳目囿韬钤:耳目之间被权威束缚,难以听取真实的声音。
- 恩威轻斧钺:权力的威慑力变得微弱。
- 未能指臂联:若不能团结一致,难以取得荣誉。
- 古人推腹心:古人重视真诚的情感。
- 情谊敷恺切:强调情谊的深厚与真诚。
- 嗜好喜忌殊:人们的喜好和忌讳各不相同。
- 才能赢缩别:需要才能去调和这些差异。
- 仁义即法律:仁义是法律的基础。
- 沦浃在肤发:仁义的原则深入人心。
- 齐然为我用:大家能团结一致。
- 赴蹈亦愉悦:参与其中也是一种乐趣。
- 乃知背水师:明白背水一战的策略。
- 操术徒诡谲:这种策略表面上高明,实则充满欺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抟沙终坼裂”,形象地表达了力量的脆弱。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手法,增强情感的表达和逻辑的严密。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团结和合作的重视,揭示了在混乱局势中,仅凭数量而无效的组织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同时,强调仁义和情谊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和谐与成功的基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象征力量和斗争。
- 乌合:象征混乱和无序。
- 金鼓:象征战斗的号角和紧迫感。
- 斧钺:象征权力和威严。
- 仁义:象征道德和法律的根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微兵”指的是: A. 少量的士兵
B. 大量的士兵
C. 胆怯的士兵
D. 精锐的士兵 -
“古人推腹心”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 尊重古人
B. 诚心诚意的友谊
C. 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D. 反对权威 -
诗中对“混乱”的形容主要通过哪个意象体现? A. 兵
B. 乌合
C. 金鼓
D. 仁义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而《呈恩缄庵尚书 其二》则更加强调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