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落木山人荒冢有感》

时间: 2025-01-14 14:31:54

芒鞋湿寒翠,拄杖下层巅。

所至亦随意,相逢皆暮年。

冢存三尺土,松作万家烟。

道殣仍相望,踟蹰欲问天。

意思解释

过落木山人荒冢有感

作者: 晓青 〔清代〕

原文展示: 芒鞋湿寒翠,拄杖下层巅。
所至亦随意,相逢皆暮年。
冢存三尺土,松作万家烟。
道殣仍相望,踟蹰欲问天。


白话文翻译: 穿着草鞋,脚底湿冷,走在青翠的山巅。
我到达的地方随心所欲,所遇见的人都是暮年之人。
坟冢下仅存三尺土,松树烟雾缭绕如万家炊烟。
路途上还有尸骨相望,我徘徊犹豫,想要问天。


注释:

  • 芒鞋: 草鞋,常用来形容轻便、简陋的鞋子。
  • 湿寒翠: 脚底湿冷,周围环境青翠。
  • 拄杖: 使用手杖,表示年岁已高或行走不便。
  • 所至亦随意: 到达的地方随心所欲,表达自由自在的态度。
  • 冢存三尺土: 坟墓下仅有三尺深的土,象征着逝去的生命。
  • 松作万家烟: 松树上升起的烟雾像万家的炊烟,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景象。
  • 道殣: 指路上的尸骨,暗示死亡与生命的对比。
  • 踟蹰: 犹豫不决,表现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晓青,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与深邃的思考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态度,强调情感与哲理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游历过程中,面对荒冢与老年人群体的感慨,反映了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合了对人生、死亡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芒鞋湿寒翠”开篇,描绘出一幅清寒的山野图景,传达出一种孤独的行旅感。在诗中,诗人自由自在地漫游,然而所遇皆是暮年之人,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接着,通过“冢存三尺土,松作万家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逝去的怀念。坟冢与烟雾的对比,象征着生与死的交替,既有生的希望,也有死的沉重。最后一句“踟蹰欲问天”,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未知的渴望。这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芒鞋湿寒翠: 描述了行走在湿冷的青翠山林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孤独的氛围。
  2. 拄杖下层巅: 表示诗人的年岁已高,借助手杖行走,增强了对身体和生命的感慨。
  3. 所至亦随意: 表达了在行旅中的随意与洒脱,似乎在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4. 相逢皆暮年: 诗人遇到的都是年长的人,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时光的流逝。
  5. 冢存三尺土: 坟墓的存在简朴,象征着每个人最终都要归于尘土。
  6. 松作万家烟: 通过自然景象来表现生活的气息,松树的烟雾仿佛代表着生机和温暖。
  7. 道殣仍相望: 指路上看到的尸骨,暗示着死亡的无处不在。
  8. 踟蹰欲问天: 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命意义的探求,想要向上天询问。

修辞手法:

  • 比喻: “松作万家烟”用松树的烟雾比喻生活的气息。
  • 对仗: 诗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如“所至亦随意,相逢皆暮年”。
  • 拟人: 通过“踟蹰欲问天”使诗人内心的挣扎生动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死亡的必然,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传达出一种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芒鞋: 代表行者的简朴与自由,象征着对生活的态度。
  • : 代表死亡与终结,提醒人们珍惜生命。
  • 松树与烟雾: 象征着生与死的交替,表现出生活的温暖与逝去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芒鞋”代表什么? A. 高贵
    B. 简朴
    C. 奢华
    答案: B

  2. 诗人为何对“暮年”的人感到特别? A. 因为他们富有
    B. 因为他们有智慧
    C. 因为他们是生命的见证者
    答案: C

  3. “踟蹰欲问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思考
    C. 愤怒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晓青的《过落木山人荒冢有感》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晓青的作品更为沉重,关注生死,李白则是豪放不羁,强调享受当下的生命。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却同样触及了人生的本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晓青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