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 别愁
作者: 董俞 〔清代〕
玉骢肯住人难住。
漠漠征尘何处。
只有芳魂似絮。
飞向阳关路。
绿蕉影里双鬟语。
梦断风流无据。
屈指凤城人去。
几度纱窗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匹美马虽然甘愿停留,却难以留住人。漫漫征尘又将去往何处?唯有那美好的灵魂如同飘絮,飞向阳关的道路。绿蕉影下,两个女子低语。梦已断绝,往日的风流却无从追溯。屈指算来,凤城的朋友已然离去,不知多少次纱窗外的雨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骢:美马,指一种名贵的马。
- 肯住:愿意停留。
- 漠漠:形容模糊不清,也可以指广阔的样子。
- 芳魂:美好的灵魂,常指亡者的灵魂。
- 阳关路:指通往阳关的道路,阳关是古代的一个重要关口,象征离别。
- 绿蕉影:绿叶和蕉树的影子。
- 双鬟:指两个女子,鬟是形容女子的发髻。
- 梦断:梦境已然破灭。
- 凤城:指古代城市,可能为作者的故乡。
- 纱窗:用纱布制成的窗户,透光但不透风。
典故解析:
- 阳关:古代的一个关口,代表离别,常用于诗词中表达离愁别绪。
- 凤城:传说中的凤城,通常与美丽的女子和离别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离愁,擅长描绘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场景。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清代人们对离别和情感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 别愁》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人以"玉骢"引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奈,暗示着即使是美好的事物也难以长久。接着,"漠漠征尘"一语,描绘了漫漫征途的渺茫与无奈,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诗中提到的"芳魂似絮",让人联想到对故人的怀念与思念之情,仿佛那灵魂仍在飘荡。
"飞向阳关路"更是将离别的主题提升到一个高潮,阳关路象征着告别与流亡,渗透着一种无奈的情感。接下来的"绿蕉影里双鬟语",则描绘了女子间轻声细语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却也暗示着一种无法挽回的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惆怅。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情的结合,诗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骢肯住人难住:美马虽愿意停留,但人却无法留下,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离别。
- 漠漠征尘何处:漫漫的征途上,去往何方,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
- 只有芳魂似絮:仅有那美好的灵魂如同飘絮,轻轻飞散,象征着对逝去之人的念念不忘。
- 飞向阳关路:灵魂飞往阳关之路,象征着离别和不舍。
- 绿蕉影里双鬟语:绿叶下的女子低语,营造了一种温柔而又伤感的氛围。
- 梦断风流无据:梦境已破灭,往日的风流无法追溯,增添了失落感。
- 屈指凤城人去:屈指算来,凤城的朋友已去,暗示着岁月流逝。
- 几度纱窗雨:窗外几度雨声,象征着思念的绵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灵魂比作飘絮,增强了情感的柔美。
- 对仗: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愁别绪展开,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骢:象征美好与短暂。
- 阳关:象征离别与流亡。
- 芳魂:美好的灵魂,象征对逝者的怀念。
- 绿蕉:自然的美,象征生活的细腻与柔情。
- 纱窗:象征隔离与思念,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却又无法触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骢”指的是什么?
A. 一匹马
B. 一种花
C. 一种乐器
D. 一座山 -
“梦断”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A. 梦境的破灭
B. 美好的幻想
C. 实现的愿望
D. 未来的希望 -
诗中的“阳关”象征着什么?
A. 幸福
B. 离别
C. 友谊
D. 繁荣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by 王之涣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离愁别绪,侧重于送别的场景与情感,情感更加直接。
- 《春望》:虽是描述春天的景象,但其中也渗透着对故国的思念,与《桃源忆故人》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