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消永夜,剔残缸。暖语分明向绮窗。留得别时千点泪,罗衣犹未浣春江。
白话文翻译
消磨漫长的夜晚,点亮剩余的灯光。温暖的话语清晰地传向绮丽的窗户。留下了分别时千点泪水,轻薄的衣衫仍未在春江上浣洗。
注释
- 消永夜:消磨漫长的夜晚。
- 剔残缸:点亮剩余的灯,意指点燃灯火以驱散黑夜。
- 暖语:温暖的话语,表达情感的温度。
- 绮窗:华丽的窗户,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留得别时千点泪:指分别时留下的泪水,表达离愁别恨。
- 罗衣:指轻薄的衣服,常用于描绘女子的衣装。
- 犹未浣春江:尚未在春江中洗涤,意指情感依然没有得到释放或解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字兰亭,号双溪,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常以清新、婉约著称,表达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捣练子 其三》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历史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受,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渴望交流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雅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愁苦与思念的深邃。开头的“消永夜,剔残缸”展现了漫漫长夜中的孤独感,诗人用“剔残缸”来点亮微弱的灯光,象征着在黑暗中的一丝希望和温暖。接下来的“暖语分明向绮窗”则是通过温暖的言语传递情感的桥梁,窗户在此不仅是物理的隔阂,更象征着人心之间的距离。
“留得别时千点泪,罗衣犹未浣春江”中,诗人将离别的泪水与轻薄的衣衫结合,强化了情感的沉重与未解。诗的最后一句,既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理,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消永夜:描绘了漫长夜晚的孤独与消磨。
- 剔残缸:通过微弱的灯光象征希望的点滴。
- 暖语分明向绮窗:温暖的言语传递情感,打破了空间的界限。
- 留得别时千点泪:离别时留下的泪水,承载了深沉的思念。
- 罗衣犹未浣春江:轻薄的衣衫未曾洗净,象征未解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暖语”比喻情感的温暖。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灯光、窗户、泪水、衣衫等意象层层叠加,构建出复杂的情感网络。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探索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深度,展现出清代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细腻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灯光:代表希望与温暖。
- 窗户: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沟通。
- 泪水:表达离别与思念的痛苦。
- 衣衫:象征着轻柔的情感和未解的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捣练子 其三》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杜甫
C. 董元恺
D. 李白 -
诗中“剔残缸”指的是什么? A. 刷新窗户
B. 点亮灯光
C. 清洗衣物
D. 整理书籍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离愁别恨
C. 感恩
D. 无奈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离骚》 - 屈原
- 《相见欢》 - 李煜
诗词对比
- 《捣练子 其三》 vs 《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但《捣练子 其三》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静夜思》则更具直白与浓烈的乡愁。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的不同表达方式与情感深度,丰富了读者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